《雨霖铃》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雨霖铃》教学设计

雷娟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铁路自立中学714000

【教材分析】《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描写作者与情人难舍难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及设想别后清冷孤寂的情景。他用白描、铺叙、渲染的手法,离别前写气氛,离别时写情态,离别后写心理,把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多用景物衬托,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此文集中体现了婉约派词的风格。

【教学目标】

1.体会《雨霖铃》的感情和意境。

2.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2.品味鉴赏名句。

【教学难点】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说明:确立这两个教学目标,是因为诗词语言较为凝练,深层次把握情感和意境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而体会情感和把握表现手法也是高考诗词鉴赏的重点。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对词兴趣不浓,诵读时感情把握不到位,表现手法不能灵活掌握的特点,我这节课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启发教学、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动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爱上词,读出情,赏出意。

【设计思想】“板块式教学设计”,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块”,即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板块思路分为四个步骤:诵读——品情——赏句——背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刺秦前在易水边与燕太子丹诀别时的慷慨悲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在渭水边与友人分别时的惜别之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短暂相聚之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生活中的这些别离的苦痛,我们究竟该怎样把这种愁思付诸笔端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柳永的《雨霖铃》,跟他去学一番!

设计说明:此环节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又为本课提供了比较的素材,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激发兴趣,创设情境。(配乐:秋天的思念。)

二、诵读课文,为鉴赏做准备

1.小组合作试读:注意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标出不理解之处。采用学生小声读的方式。设计说明:“试读”可让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使课堂学习更具目标性、针对性。

2.教师范读、学生竞读,明确本词感情基调(凄婉、哀伤)。设计说明:我希望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方式的选择和朗读情感的表现是根据你不同的朗读需要决定的。教师点拨:作为旁观者来读的,语调相对平稳,带着欣赏本词的情感特征。若把自己作为文中的主人公,饱含深情地朗读,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三、理解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美

1.小组合读,交流概括本词的主要内容。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说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感悟。

2.这首词写离别,哪一句能表现该词的主题,即词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词最关键的就是词眼,抓住词眼,就抓住了词的精髓。

3.快速寻找本词中的意象(即包含作者情感的景、物)?这些意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说明:小组交流,派学生代表上黑板写出意象。通过这一过程既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明白学词的关键点在哪里。

4.概括上下篇内容,说说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词人用怎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离别难;离别后孤寂冷清情景——思念苦。直接抒情——情语;间接抒情——景语。

5.请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来。无绪、留恋、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四、名句鉴赏

1.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小组交流自己扩写的句子,推荐优秀者全班展示。

2.重点鉴赏名句: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注:课堂展示学生水彩画《雨霖铃》,试比较两幅图画谁更符合本词的意境。说明:用图画的明暗色彩对比更加鲜明,更便于让学生入境,但教师不必统一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感悟意境

多媒体展示教师扩写的《雨霖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领悟词的意境。同学们,在充分理解这首词的基础上你现在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吗?(背诵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安排。)

说明:本词要求背诵并能默写,对诗词而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成诵对学生学习记忆都有好处,也为高三名句默写奠定基础。

六、小结

这首词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缘情设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在萧瑟的秋天里与红颜知己告别时那种难分难舍、哀婉缠绵的(别离)之情。

七、作业布置

1.背诵《雨霖铃》。

2.由图片导入对离别之情的感触。

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假期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