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

唐涛

唐涛

湖北宜都市中医医院湖北宜都443300

【摘要】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采取氧疗、舒张支气管剂、化痰、排痰、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经过诊治,3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在24h内明显缓解,呼吸、心律衰竭现象得以有效控制,临床治疗一周后均达到了出院的标准,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上述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的成功几率,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危重症;机械通气;临床疗效

作为呼吸系统的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近些年来有上升的趋势[1]。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往往不能自行控制,还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恰当,就很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2]。因此,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疗效就十分重要。为更好地探讨该病的急救措施,笔者总结和分析了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就诊的3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历资料,得出如下报告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文选取的38例患者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1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45.5±1.6)岁,哮喘病史为2~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其病发的临床表现多为端坐状呼吸、呼吸紧迫、严重气喘、心悸、大汗淋漓、面色紫绀甚至出现了三凹征现象。

1.2治疗方法

首先,对本组3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入院第一时间立即对其进行鼻导管持续性吸氧,将给予40-50%浓度吸氧。患者神志清楚情况下,如果哮喘不能很快缓解,及时行无创呼吸机治疗。为缓解支气管痉挛,可采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进行喷雾治疗,平均每天1~2次。个别病例严重时20分钟一次喷雾,在一小时达到有效负荷量。缓解后减少喷雾次数,视患者病情,个别患者给予口服博利康尼,从小剂量开始,至2~3次/天。氨茶碱每次0.25g注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滴,2次/天,或者8小时/次。对于肺部哮鸣音较为严重的患者,也可配合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将氢化可的松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每日300~500mg静滴。或者,也可以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并以1~3mg/kg/次(严重时30mg/kg/次),进行1-2次/天的静脉注射,啰音基本消失后逐渐减量,其疗程一般为7天,改为强的松口服维持。在抗感染治疗方面,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依据经验性或是根据痰培养结果,在2小时内同时采取了抗生素治疗。期间,有3例急危重患者,采用上述综合治疗仍病情未见缓解,二氧化碳潴留进行性上升,患者烦躁不安,立即采取了经口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治疗措施。其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A/C),如肺部感染严重,痰多,必要时用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或者采取排痰机振动排痰,并密切关注肺部呼吸音和动脉血气监测、观察其生命体征,根据结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经治疗后,3名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神志、动脉血气恢复正常。另外,在化痰、排痰方面,除了药物、排痰机排痰,在监测CVP情况下,充分补液也很重要。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的是SPSS17.O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措施,3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面色紫绀以及三凹征等症状在24h内基本消失,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改善效果,有效控制了部分患者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现象。在住院治疗一周后,所有患者基本可以出院。本次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急危重症支气管患者,有着良好的抢救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要在确诊之后立即采取上述综合抢救治疗措施,对于急危重的患者也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缓解其呼吸衰竭症状,实现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的急诊疾病之一,其往往由于寒冷刺激或触致敏原而产生急性发作。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很可能会因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尤其是其中的老年患者,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更高。在该急症的临床抢救治疗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者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茶碱或者雾化吸人剂以及激素等抢救治疗方法对急危重症支气管患者进行治疗,被证实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3]。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伴有呼吸衰竭时,也有相关学者证实了,采用机械通气提供氧气治疗能有效保证抢救的成功率[4]。当前控制哮喘发作的最有效的药物就是糖皮质激素,其主要作用在于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和炎症细胞的迁移,同时兼具抗炎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因此,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减轻重症患者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同时,氨茶碱具有强心、利尿的作用,能有效实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也能增加膈肌功能。当患者伴有呼吸衰竭症状时,应用机械通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现象,并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38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及时应用了氧疗、舒张支气管剂及糖皮质激素、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化痰、排痰等一系列综合抢救治疗措施,并且其临床症状在24h之内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在为期一周左右的治疗中,均达到了安全出院的标准,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综合上述观点,本研究认为,通过综合抢救治疗措施,对急危重症支气管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效果显著。这与姜丽[5]对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抽取的35例抢救治疗患者,并在24h之内有效率达到94.43%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因此我们认为,采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进行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且疗效确切、成功率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同时,对于病情危重、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急危重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和无创呼吸机无效的情况下,及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有效提升抢救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段宝萍.重度支气管哮喘28例抢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01:76-77.

[2]王丽兰.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2:102-103.

[3]张羽镝,王琳,孙会春.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分析[J].中外医疗,2014,09:76+78.

[4]张诗虎.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7,07:718.

[5]姜丽.35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