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

刘风贤

刘风贤(新疆木垒县人民医院新疆木垒8319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52-02

【摘要】早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又是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75%围产儿死亡与早产儿有关[1]。因此加强早产儿护理,重视早产儿喂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早产儿喂养困难的原因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与其生后充足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摄取及吸收能力密切相关,由于早产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动力功能不成熟,加之各种疾病的影响,造成早产儿喂养困难。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上升,早产儿喂养及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2乳制品的选择

早期营养是智力发育的基础,母乳为早产儿首选的奶制品。不仅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还因母乳中含有脑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牛磺酸、鞘磷脂、胆固醇等重要物质,特别是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母乳有利于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对维持机体的微生态平衡,保持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感染至关重要。

在母乳不足或母体疾病禁止哺乳的情况下,应选用配方奶,配方奶与牛奶相比较,首先降低了牛奶中的总蛋白质,可减轻早产儿肾脏负担;其次乳清蛋白/酪蛋白比例接近母乳,此外还增加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调整了矿物质比例,其营养值较牛奶或普通配方奶更接近母乳[2]。

用普通奶粉或牛奶喂养早产儿,不仅不易消化吸收,还易导致肾损害、脱水、氮质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膜炎、高酪氮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及胃肠乳结石形成;由于钙磷比例低,可致低钙血症;不饱和脂肪酸及牛磺酸缺乏可影响早产儿中枢神经和视网膜的发育。故认为早产儿喂养应避免使用鲜牛奶或普通奶粉[3]。

3静脉喂养

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常对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常需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如供给的营养素不全面,可影响脑的正常发育。

3.1脂肪乳剂的应用脂肪乳剂的应用是否安全是早产儿喂养的关注焦点。由于早产儿胆红素来源增加运送胆红素、肝细胞摄取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早而且重。脂肪乳剂进入体内产生游离脂肪酸,竞争白蛋白上的结合焦点,使血浆中游离胆红素升高;但脂肪乳剂又是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其中在早产儿神经系统及视网膜发育中具有关键作用。目前认为当血中游离脂肪酸∶白蛋白大于4∶1,胆红素从白蛋白的结合焦点被顶替下来;当胆红素>170mmol/L,血清白蛋白<25g/L,脂肪乳剂才会影响胆红素代谢,所以只要白蛋白供应充足,脂肪乳剂不会影响胆红素代谢。

3.2氨基酸的应用早产儿应早期给予氨基酸以满足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求,但要控制供给量,否则易导致高氨基酸血症。

4微量喂养

在静脉喂养期间给予微量喂养,不仅可促进肠道结构和功能完善,还可刺激迷走神经使肝、胆、胰分泌胃调节肽,促进胃舒张,胃排空速度加快,胰岛素分泌增加,生长加速。微量喂养多采用间歇性胃管喂养和持续胃管喂养。前者接近生理状态,可促进肠道激素分泌,有助于胃肠发育和营养吸收。喂养的次数和胃肠蠕动次数直接相关,可在间歇期锻炼早产儿的吸吮能力。

5喂养不耐受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喂养过程中有20%的早产儿会发生喂养不耐受。对此类早产儿应在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辅以静脉营养;同时改善喂养方式,减少喂养量,增加喂养次数。对于胃、食道反流者可改变体位,同时遵医嘱给予抗酸剂、黏膜保护剂及促动力剂等。

6早产儿护理

①保持室内卫生清洁,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2次,并注意保暖,护理应集中进行。避免患儿着凉,可用暖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越高,体重大于2000克者在温箱外保暖,体重在1500克—2000克者,暖箱温度应保持在30—32度,体重在1000克—1500克者,暖箱温度应保持在32—34度。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分泌物多的患儿要及时吸痰,吸痰的动作要轻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0.9%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

③采用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防止肺不张的发生。

④间断吸氧,供氧浓度30%—40%,尽量采用面罩给氧,避免鼻导管对黏膜的刺激。

⑤接触患儿前要洗手,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做好脐部、臀部、眼部护理,输液时采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⑥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的变化,并观察哭声、面色及对外界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妥善处理。

⑦做好健康教育;鼓励产妇建立喂养信心,保障早产儿的营养供给。

综上所述,保障早产儿营养全面均衡,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技术,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做好早产儿的护理是早产儿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基础及改善远期预后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7.

[2]李在玲,赵风临,罗风珍等.强化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配方奶应用于早产儿营养价值的临床研究.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11(3):231.

[3]黄玉英,赵肖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9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