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急诊护理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

傅霞琴

傅霞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299)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17-02

【摘要】目的针对急诊的工作特点,探讨在急诊护理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急诊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能够顺利完成带教计划,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

【关键词】急诊护生带教

临床教学是每一位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是课堂学习的深化。急诊是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必到之处,与病房实习相比,急诊工作有着其专有的特质。急诊室工作繁重,危、急、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工作氛围紧张,随时有突发事件发生可能,各抢救仪器、抢救技能操作难度大、要求高。护生在入科实习后,往往会感到恐惧、紧张、害怕、茫然,在遇到抢救病人时,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采取退让、回避的态度。为提高急诊教学质量,保证护生顺利完成急诊实习计划,针对在临床带教中遇到的难点提出对策,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间来我院急诊科实习护生208位,其中大专生156位,中专生52位,所有护生均在急诊室实习2-4周。

1.2方法

对护生加强岗前培训,强化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注重带教老师的考核,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加强师生沟通,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

2带教难点

2.1护生心理压力大

有研究显示,有89.17%的实习生在工作场所遭受过心理暴力,在各种工作暴力情况中居首位[1]。急诊抢救工作紧张、严肃,病人周转量大而快,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同时急诊又是医患矛盾、纠纷的多发地,与病房的操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护生刚到急诊,往往会产生陌生、恐惧感,在抢救过程中感到插不上手,帮不上忙。急救患者病情危重,各抢救技能操作难度大,操作准确率要求又较高。有的护生在内、外科实习后,对一些基本技能原本已经基本掌握甚至达到一定操作水平。而到了急诊后,由于操作难度加大,对原本已经掌握的操作出现技能退步,对护生的原本已经建立的自信心产生一定打击。

2.2实习时间短、教学任务重

我院有大中专实习院校5所,安排在急诊实习时间都在2到4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护生掌握各项急救技能,的确存在一定难度。护生在学校学习时,缺少系统的急救理论学习,各项操作多以三基为主,对急救技能的操作很少涉及。而目前各医院急诊常用的抢救仪器,如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等,在院校内仅仅是书本上纯理论的学习。同时,急诊又是各院校实习过程中的必经之站,实习护生数量多而周转快,对带教老师而言教学任务繁重。

2.3操作难度系数大

对一名实习阶段的护生来说,每一项护理操作其实都是一次挑战。即便是一名普通的患者,护生在进行操作时,都存在操作失败的可能。而在急诊,大量危、急、重症患者初到急诊时,由于疾病原因,患者往往存在生命体征不稳,神志不清等情况。患者的配合性较差,操作难度较高,但操作的质量的要求,却比普通患者更高。面对这样难度系数大、质量要求高的操作,对实习阶段护生而言,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

2.4带教任务繁重

急诊室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即便是一名普通的急诊护士在工作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带教老师而言,既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同时要完成护生的带教任务,在工作的量上比普通护士更重。同时,作为带教老师,需要时刻以身作则,为护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更规范地完成各项操作。特别是在抢救病患时,需要全身心投入,无暇顾及护生带教。

3对策

3.1进行岗前教育,作好入科宣教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急诊带教中的应用,将岗前教育内容分为认知领域(知识目标)、动作领域(技能目标)、情感领域(情感目标)三项[2]。首先对每一位新到急诊的护生进行岗前教育,告知其在急诊实习的目标方向。其次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2-4周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岗前培训,尽快熟悉环境,消除心理压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让护生在入科初始,就明白自己在急诊有能力及必须掌握的知识操作技能。同时在情感上予以关怀,消除护生心理上的陌生、恐惧感觉。在形式上,除了言传身教外,我科还制作了急诊小贴士,介绍在急诊实习的各个小注意点。贴士以图画加文字的式样制作,容易让护生记住。同时,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加通俗易懂。

3.2化零为整,以小讲课形式授课

急诊室是各院校护生实习的必经之站,实习时间一般都在4周以内。因此,在急诊往往会有数位来自不同院校的护生同时在实习,因实习时间短暂,实习的内容又不尽相同。针对以上特点,在急诊带教中定期进行小讲课,由科室内的各位带教老师轮流对各院校实习生进行培训。临床小讲课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3]。培训的内容可以选择一项急救技能,也可以是一例急诊常见疾病的急救护理。对带教老师而言,因为需要事先准备讲课内容,对自己业务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同时,通过集中的教学,可以避免同样的操作多次在不同的同学之间讲授,减轻带教老师的带教压力。对护生而言,数位护生同时集中化的教学,可以给同学营造一种类似学校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集中的操作培训,使护生在操作上更加统一、规范。同时鼓励护生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把带教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录下来,也可记录实习期间的学习收获,体会实习中遇到的随感,这些可以让老师了解护生的心理及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带教方案。

3.3回顾教学,从实战中学习

因为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带教老师在遇到抢救工作时,无法做到一边抢救,一边向同学做解释,这既不利于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同时让家属产生焦虑、不信任感。因此要求带教老师,应该在抢救工作结束后,及时的向护生介绍方才抢救病例的病情,将抢救工作中的难点、要点,护理工作上的关键传授给护生。由于是刚刚抢救过的病例,护生已经有了一个感官上的认识,如果老师能及时的进行讲解、分析,有利于护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现场讲解在急诊带教中,可以使护生尽快适应急诊科特殊的工作环境,促进护生调动所学的理论、操作技能,积极投入到抢救工作之中去[4]。

3.4从小处出发,从细节做起

有很多同学到了急诊,刚开始时挺有干劲,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急诊室操作难度高、学习难度大,在抢救工作中又插不上手,实习时间又不长,感情上会产生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带教老师要及时纠正护生的这一态度。对抢救室里的每一次抢救工作,护生都应跟在老师身边。让学生从看老师如何抢救,到配合老师一起抢救。例如在抢救中,护生可以帮忙推抢救仪器、抢救车,在静推抢救药物时,护生和带教老师做好搭档,一个抽吸,一个推注,抢救工作结束后,由护生和老师共同处理用物。让护生切切实实的参与抢救,即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可以在心理上提升护生,特别是高学历护生的自我效能和成就感,造就稳定和谐的护理队伍[5]。

3.5认真考核,严格把关

每周对护生进行晨会提问二次,时间随机,内容可以是平时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老师事先布置的问题。护生出科前,带教老师必须对护生进行操作及理论测试各一次,并对护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护生出科前组织一次座谈会,让学生谈谈在急诊实习的感受,提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的提高。

3.6对带教老师的要求

相对于病房的带教,对急诊室的老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我科的带教老师必须是护师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急诊工作的时间三年以上。在急诊带教老师的选择上,除了要求工作能力、业务能力够扎实外,另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具有高度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对护生起到表率作用,对护生的操作严格把关,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2)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对工作中的难点、要点,及时向护生介绍、传授,遇到家属、患者对护生操作能力不信任时,及时予以解释、沟通;(3)具有爱心和耐心,平时要主动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4)对带教老师定期组织培训,每季度对带教质量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4结果

急诊的教学质量和护生实习情况均处于优良水平。

5小结

急诊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对每一位实习阶段的护生在心理、学习、工作上有着较大的难度,对急诊的带教老师也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护生的岗前教育,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严格选择带教老师,以期改善护生心理压力,提高急诊教学质量,顺利、安全地完成带教计划,为护理队伍输送合格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廖耀玲,刘田宇,万桂莲.工作场所暴力对实习护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华夏医学,2010,23(4):434-436.

[2]王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1,26(5):21-23.

[3]徐琼,邓文娟,凌均棨.临床小讲课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106-107.

[4]李林林.现场讲解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0,24(7):1776-1777.

[5]董蓉,章程,仲明园.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自我效能与成就感的相关性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