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育的思考

/ 2

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育的思考

杨思宇1曾婧1姚毅2杨文才2

杨思宇1曾婧1姚毅2杨文才2

(1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554300;2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医院5543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97-02

【关键词】医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高危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们对传染病的警惕放松了,但不断有新的传染病出现,过去已被控制的传染病疫情又呈上升趋势。我国面临的传染病形势依然严峻,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这些高危人群的包围中,他们在工作中可能通过被针刺伤皮肤,伤口或被浸湿的衣物等,意外触到有传染性的血液或体液,因此他们有一定职业感染的危险性。特别是在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也是很严重的,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对即将走上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让他们受益终生。

医学专业学生正处于课堂理论和实验室实践的过渡阶段,是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积极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为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奠定基础,使学生在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会受益终生。针对医学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谈点自己的意见。

1、加强生物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1.1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为适应21世纪卫生工作的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譬如授课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书刊或网址[1]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最新进展,并在见习课时分专题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平时工作时可能导致职业感染的行为。让他们做到自我监督。同时,教师应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2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需要2004年我国SARS疫情等历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分析看,几乎都是由于实验室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生物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因此,加强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生物安全知识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生物安全认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通过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工作中潜在微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级别,了解安全防护知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差错事故,避免操作人员获得实验室感染,保证每个人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及识别和控制生物危害因子的能力,掌握接触病原微生物后预防感染的方法[2]。

2、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2.1众多的实验室安全法律法规需要从事实验教学的老师和全体工作人员首先领会。在实际教学和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搞好实际带教工作。因此,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专业训练和技术能力对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由政府部门或专业学会组织成立培训机构,承担全国卫生人员的生物安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定考核内容。

3、提高医学生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3.1强化生物安全概念

普通医学生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识仅限于浅层的了解,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分类及生物安全所包括范畴的知晓率极不理想。因此,理论教学中引入生物安全的概念非常必要,例如什么是“病原微生物”,何为“感染性物质”,怎样会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哪些是“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害”,同时要熟悉“实验室的分级”等。

3.2建立意外职业暴露监测点及咨询点也是必要的,应让医学生及其他医务人员在发生意外暴露后得到良好的咨询及有效的补救措施。同时,由医务人员推行职业防护教育,这对学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很有好处。

3.3加强实习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

许多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于手术室、诊疗室和急诊科,多是由于操作者不熟练、过于紧张或疲劳造成的,因此操作者在操作前熟悉整个操作规程及了解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带教教师的和蔼和耐心可以减少操作者由于过于紧张而造成的失误。操作时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双层手套、防护眼罩和口罩等,应由教师提供并监督这些防护措施的落实。一些非常复杂的操作或职业暴露危险性高的操作应拒绝让学生操作。

3.4熟悉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教老师和医学生一起共同实际操作,熟悉化学废物,感染性废物、锐利物的处理流程和规则。

4、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应采取的方法

4.1建设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于现有的部分实验室建成年代较早、实验室设计不规范、缺少生物安全验收标准、实验室分级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医院基础实验室最低防护标准是一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少数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好这些实验室的目的既是提供保护教学人员与医学生安全的实验场所,更是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摇篮。只有具备了合格的分级实验室,通过规范、系统地实验室实际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从事今后教学、科研、各类实验工作的合格医学人才。

4.2积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对于医学生而言,无论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还是将来从事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或临床工作,都是很有必要的。应在各个层次的医学生中作为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程,以提高作为直接从事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科研的在校学生和研究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和素质[3]。

医学生是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点,通过认真全面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尽快适应实验室环境和掌握各种规范化实验操作。只有在学生时代养成了良好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只有掌握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才能避免SARS类似事件的爆发,减少直至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费贵军.针刺操作和意外血液接触[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2):116—120.

[2]曲萍,刘利兵,陈健康,等.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2):84—86.

[3]蒋建利,姚西英.对生物学研究生开设生物医学实验安全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