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朱芸莹

(柳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545006)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9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字】早期康复训练;针灸;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028-01

吞咽障碍作为急性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指出,22-56%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因此,做好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干预尤为重要,不仅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也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人数为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58.52±6.3)岁;对照组包含29例男性、21例女性,患者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为(58.31±6.56)岁。纳入标准:(1)对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CT、MRI等相关检查,其诊断结果与国际所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合[2];(2)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的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应的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伴有严重的脏器官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疾病患者;(2)认知功能障碍及智力障碍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吞咽功能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口腔肌肉组织训练,主要有舌部、下巴、面颊等,指导患者对着镜子进行紧闭口练习,张口、松弛下颌,向前或两侧伸舌练习。采用冰冻棉棒对软腭、舌根及咽喉壁等进行刺激。同时进行吞咽练习,10min/次,3次/d。指导患者保持30o仰卧位,头部略向前倾,颈部倾斜或转动活动,将残留食物挤出,给予1-4ml水吞咽,反复3-4次,进食宜选择柔软、不易松散食物,水与食物交叉进行吞咽训练,进食量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2)被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屈伸训练,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防止压疮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3)主动训练: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卧位,进行侧翻身练习,做上下肢伸展训练,将臀部提高,对健肢予以固定,对患肢进行按摩。(4)平衡训练:对下肢肌力丧失轻微者指导患者进行站立练习,病情好转后扶床进行床边行走训练,由床到轮椅进行转移练习。结合自身恢复情况进行负重训练,并坚持立位与坐位平衡训练,并加强行走练习。(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护理人员与家属要协助患者进行穿衣、简单家务能日常生活能力练习,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适宜的运动量,训练力度符合患者的耐受性。(6)学习能力训练:鼓励患者阅读书籍报刊,参与自主能力训练等,若患者伴随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可通过多媒体、图片等形式强化患者记忆,提升患者认知功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遵循针灸“近部取穴”治疗的原则,主要选取下关、舌三针、风池、天突等穴位,由针灸师完成针灸治疗。以局部存在酸胀针感或者咽喉部位麻胀感为宜,每次30min,一日针灸1次,连续治疗2周。

1.3临床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指标:患者吞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开展饮水试验评定为II级为显效;患者吞咽障碍有一定程度改善,通过饮水试验由原来的IV、V级进步到III级称为有效;患者吞咽障碍并未改善,开展饮水试验被评定为III级以上为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展开分析,以%代表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277,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n,%)

3.讨论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主要指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的缺血缺氧、神经功能损伤等病理现象,该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相关研究表明,中国每一年的脑梗死新增人数达到150万,致残率在85%左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吞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这类患者是因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者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作为脑梗死治疗的关键时期,恢复期对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促进患者运动和吞咽功能早日恢复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康复训练强调加强患者患侧肢体训练,采用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能够缓解患者肌肉萎缩症状;平衡及负重训练则能够锻炼患者的平衡能力,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及行走能力的恢复。另外,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能力及学习能力训练则有利于患者神经元功能的恢复,促进大脑可塑性,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属于喉痹范畴,临床使用针灸施针在天突等穴位,能发挥着通脑醒神的作用,促使患者脑组织血流量增加,加快细胞的自我修复。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共同促进患者中枢系统恢复,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本研究表明,研究组(90%)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6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知,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早日改善。

结论: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使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昱婕,张向博,杨建新等.针刺干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4):588-590.

[2]向丽萍,张长杰.自拟祛风复元汤联合电针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5):888-890.

[3]张程.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探究[J].北方药学,2016,13(11):105-106.

[4]于洪玲.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