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初中生信息技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如何加强初中生信息技术教学

刘幼文

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中学刘幼文277531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如何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初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这门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在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

一、提高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课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比较其它传统学科,它的内容丰富有趣,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若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上机时,可以确定一些有意思的上机目标,让学生为了这个目标而去探索它的实现方法,尽量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二、合理运用“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互教互学,以便促进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

其实,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主要是因为最初的学习条件、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适时的帮助,再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信息技术课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和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要想在目前班容量大、教学设施尚未完善、采取班级教学形式的条件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却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同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而且一般学校都不给予信息技术教师安排课下辅导。而“伙伴教学”形式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压力,弥补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缺陷。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生,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上课时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并作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在教师讲授完后,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生作为“伙伴教师”,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三、精讲多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不注重其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的讲,学生无可奈何的听,其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费劲不小,效果不好。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显然是不可行的,最重要的应该“精讲多练”,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通俗精练的语言把相关概念、知识点及操作要点讲清楚(有时可借助于大屏演示),学生听懂后要尽可能多一些上机进行实践训练。大纲规定了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上机训练中进行的,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容易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

多上机进行实践和训练,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但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情况是学生上机达不到一人一机,实际上是二人一机或三人一机,上机的机会少,很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慢慢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加强训练,提高上机训练的效率。例如:我在讲授“文档的美化”这一节课时考虑到,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片工具栏、绘图工具栏、艺术字工具栏等三个工具栏的使用方法。如果每个工具栏的各处按钮都面面俱到的逐个讲解演示,那么三个课时也完成不了。我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工具栏的按钮可知,有不少按钮的功能相同或相近,这样演示一个就解决了一对或更多,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再在每个工具栏上找一个重点按钮演示,总共只需要6~8分钟的时间,其它按钮可以让学生自己在上机练习中去探索、尝试和体会,然后立即给学生布置任务,马上练习,经观察学生所做的练习,一般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四、加强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五、端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端正教育理念,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信息技术》学科由于知识更新快、内容变化大,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辛辛苦苦教给学生的只能是知识,而随着《信息技术》内容的更新,当学生学会这些知识时,这些内容可能早已淘汰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不能象其他学科一样把传授知识放在首位。教学中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的是信息技术,而不是《信息技术》中的书本知识,达到“授人以渔”受益终生的目的。

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