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Ⅱ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Ⅱ的研究进展

陈怀霞柴克霞(通讯作者)

陈怀霞柴克霞(通讯作者)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一Ⅲ)和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cofactorⅡ,HCⅡ)是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是由肝脏和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AT-Ⅲ升高一般不会引起病理性后果,但AT-Ⅲ和HCⅡ水平降低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对可发生血栓前状态的各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AT-Ⅲ和HCⅡ的分子特点、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凝血酶-Ⅲ肝素辅因子Ⅱ高凝状态

【中图分类号】R3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346-01

正常情况下,机体依靠血细胞量和(或)质的正常、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及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和血浆凝血及抗凝、纤溶相关因子质和量的正常维持着凝血与抗凝血的动态平衡,确保血液循环得以畅通。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出血机制及血栓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1]。认为出血或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已有研究报道,血浆中的AT-Ⅲ对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提供帮助,以及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有相关研究证明HCⅡ对血管损伤后的血栓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1.AT-Ⅲ和HCⅡ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1.1AT-Ⅲ血液中存在着多种抗凝物质,其中AT-Ⅲ是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由4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由9个α-螺旋结构,3个β-折叠和1个反应中心环组成,其分子量为58000D,等电点为4.8。AT-Ⅲ基因位于lq23,有肝素结合部位和凝血酶结合部位[2]。AT-Ⅲ与凝血酶、FXa、FXIIa、XIa、IXa、纤溶酶等丝氨酸以l:l的比例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此外,近年发现AT-Ⅲ促内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环素、抑制白细胞表面趋化受体syndecan-4,缓解炎症反应[3]。AT-Ⅲ约占人体总抗凝血能力的75%,测定血浆中AT-Ⅲ含量能够判断血栓形成的病因,可直接抑制凝血酶也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性。此外,AT-Ⅲ对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是主要的内源性凝血抑制物。AT-Ⅲ是组成抗凝血的主要成分,是血浆中抑制凝血酶的关键物质,是参与保持体内抗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并起着抗凝调节作用[4]。

1.2HCⅡ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灭活凝血酶主要依赖于AT-Ⅲ,但仍有约1/3的凝血酶活性由HCⅡ灭活,因此HCⅡ在体内凝血-抗凝血反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HCⅡ是一种分子量为65600D的单链糖蛋白,它含有240个氨基酸残基,是生理性抗凝系统的一种新成分,是体内外的另一重要抗凝血酶物质。近年来有报道提出HCⅡ缺乏可能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5],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尚缺乏。

2.AT-Ⅲ和HCⅡ临床应用

曹海涛[6]研究认为,AT-Ⅲ的增多或减少是出血、血栓的关键,在脑梗、心梗等突发疾病的协助诊断方面尤为重要,由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典型就进入到昏迷阶段,早期CT检查往往阴性,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常常失去溶栓时机,而AT-Ⅲ的检测对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发病机制,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AT-Ⅲ的检测越来越受到检验界及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有望成为诊断血栓、出血等疾病的首选检测指标。

姜忠信等[7]报道白血病病人的止血、凝血功能障碍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而在慢性白血病病人比较少见,这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减少有关,还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病人体内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白血病病人的抗凝及治疗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文静[8]研究认为,SLE患者的许多临床并发症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静脉血栓最为常见。静、动脉血栓形成可导致心、脑、肾、肺等脏器及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和功能障碍。实验结果显示SLE患者凝血功能显著增强,使AT-Ⅲ生成障碍,造成AT-Ⅲ水平与活性显著降低,因此,认为监测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各项指标,对及时了解患者血栓形成倾向,预防脏器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戴崇文等[9]发现并了解到,HCⅡ活性及抗原水平在动、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其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血栓形成与HCⅡ活性及抗原变化缺乏必然联系,这与既往研究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了小鼠HCⅡ部分编码基因,HCⅡ基因敲除小鼠虽然是健康的,但当用激光损伤其颈动脉内皮细胞,对照组小鼠与HCⅡ基因敲除小鼠组颈动脉血栓形成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结果相符。因此,这是否涉及到人种差异或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待确定。

既往有许多研究认为,凝血纤溶变化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而出血性疾病也可使机体的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丁涛等[10]的研究显示,在脑出血血肿形成过程中,使作为主要的抗凝物质AT-Ⅲ,快速中和循环中凝血酶和多种活性凝血因子,使其失活,以防止引起全身系统性凝血,并可减轻由凝血酶所导致的脑损伤,AT-Ⅲ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呈负相关。因此,早期测定自发性出血患者AT一Ⅲ的含量,对其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的判断可以提供帮助。

3.结语

近年来,血凝状态异常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中引起重视。因此,AT-Ⅲ和HCⅡ的水平变化是出血、血栓的关键,为临床预防此类患者因血栓形成引起脏器损伤起到积极的作用。可目前AT-Ⅲ和HCⅡ在临床研究方面尚缺少系统全面的检测指标,AT-Ⅲ和HCⅡ是否能作为出、凝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的首选指标;是否对及时了解患者出血及血栓形成倾向,以及防止脏器损伤的发生、发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以检测AT-Ⅲ和HCⅡ对出、凝血性疾病患者的病情诊断、预后估计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可能会开辟新的途径,对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和高凝状态,及预测其并发症的发生将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洪军.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抗凝血酶一III的水平测定及意义.继续医学教育,2010,26(4):82-83.

[2]RoemischJ,GrayE,HoffmannJN,eta1.Antithrombi:anew1ookattheactionsofaserineproteaseinhibitor.BloodCoagulFibrinolysis,2002,13(8):657—670.

[3]冯香梅,等.部分凝血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171-173.

[4]傅启华综述,王鸿利审校.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症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及血液学分册,2003,26(2):114-116.

[5]Tanagaway,Shigekiyot,Aiharak,etal.MolecularmechanismoftypeIcongenitalheparinconfactor(HC)IIdeficiencycausedbyamissensemutationatreactiveP2site;HCIITokushima.ThrombHaemost,2001,85:101-107.

[6]曹海涛.抗凝血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当代医学杂志,2007,131(23):175-176.

[7]姜忠信,陈刚,刘成玉.白血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2):200-211.

[8]张文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改变.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1):861-862.

[9]戴崇文,张广森.血栓疾病患者血浆肝素辅因子II活性和抗原水平检测及意义.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24(9):452-454.

[10]丁涛,黄亮.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的影响.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1):98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