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急智”演绎精彩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运用“急智”演绎精彩课堂

吴庆军

吴庆军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221003

摘要:历史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法全部预设,往往会出现“意外”。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契机,运用“急智”解决问题、创设风景,这也正是互动课堂的精彩所在。

关键词:课堂预设急智契机精彩

文喆先生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科更应当从人的角度、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变性,动态的过程无法全部预设,在师生、生生、师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中就会出现许多“无法预约的美丽”。如何捕捉闪耀的瞬间去演绎精彩,往往需要教师的“急智”。

一、让“巧合”变成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同样,一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导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直接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那么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导语就成为教师课堂预设中的一个课题。在教学中,假如教师能抓住恰当的契机,利用“巧合”,运用“急智”,往往就能因为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而赢得“开门红”。

在讲述《美国的独立》一课时,恰巧是校内公开课,原本我设计由“自由女神像”图片导入,但在路上拾到的半包“五月花”面巾纸让我做出了改变。上课第一句话就是“随地乱丢杂物是一种不良习惯”并亮出纸巾,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是一愣。稍作说明后,我开始抖包袱:“这包纸巾与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关系,谁能知道?”由此引到英国前往北美的第一艘殖民船“五月花号”,讲述独立战争的背景。这样,从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入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生兴趣十足。

再如讲述《秦朝的统一》一课,我打算先复习再导入新课,板书“秦朝()”,最后归纳总结补全标题,来突出“统一”。但当我提前走进教室时,发现学生正在背诵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立即改变了原来计划,在黑板上写下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下面的学生纷纷瞪大了眼睛:“讲唐诗?”我笑笑没有回答,只是请学生解释含义,这时已经有部分同学露出会心的微笑了。我再提问:李白盛赞了“秦王”什么事迹?其余的学生也恍然大悟,齐答:“统一六国!”然后,我在诗句后面引出了标题。这节课有了个良好的开头,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让“尴尬”变成打开通道的钥匙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而50个学生就有可能有50种课堂表现。有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常制造出一些“恶作剧”令老师尴尬不已。简单的训斥往往会损伤学生的自尊,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而处理得当可能会打开教学的另一条通道,使教学得以延续,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讲授《汉字的演变》时,我曾遭遇“尴尬”。在解释甲骨文的过程中,我说:古人把龟甲、兽骨钻凿小坑后加热产生裂痕,称之为“兆”,并以此判断凶吉。就在这时,有个学生突然来了句“胸罩”,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忍住火气,冷静一下后,在黑板上写下“凶兆”、“吉兆”两个词,然后告诉学生: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是否有灾、是否降雨、收成如何、战争输赢等等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这种迷信行为正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切换到正常的学习中,保持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效率。当然,课上我维护了学生的面子,避免了师生间的简单对立,课后还是要对该生进行单独的教育。

还有一次,上课没几分钟,我发现一位同学在低头摆弄东西,就走了过去,结果发现了一副扑克牌。那个学生立刻强词夺理:“我上课又没打牌!”我并没有与学生争执,而是举起扑克牌告诉其他学生:“这位同学为我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教具。”在大家惊讶的眼光中,我告诉他们扑克牌中所包含的一些历史知识,比如方块K——罗马的凯撒、梅花K——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红桃K——法兰克的查理大帝等,并带领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回顾。最后,我说:其实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勤于探索的大脑。

三、让“碰撞”变成生成风景的画笔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后活动中“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中,经常会生成“火花”,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往往能演绎出另一番风景。

在《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一课中,我采取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分组对抗提问为主的方式,在这种开放式的课堂上,学生的能力让我惊叹。评价郑和下西洋时,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原本我预计大多数学生会按照课本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出正面评价,如促进了明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及经济往来等。但是事实上,学生对此意见并不统一。于是我适时而变,组织学生继续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学生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基本与课本相同;另一种是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弊大于利。他们的论据:一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中有炫耀国力的成分,耗资巨大成为国家的经济负担;二是带回来的大多是奢侈品,对国家的经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三是与欧洲航海家的远航带来了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要小得多。其中有位学生让我眼前一亮,他提出“郑和下西洋”的“下”字在这里反映了明朝鄙视“蛮夷”、歧视外国,因此他认为这一事件从出发点来看就是不平等的外交。学生的回答未必全面,但确实有其合理性。对此我没有刻意引导学生按照传统解释(“下”有“去”或到南方的意义),而是对学生的积极思索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引用朱元璋《皇明祖训》的内容“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处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说明这种“自大”成为后来明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的主观因素。

四、让“意外”变成点燃激情的火种

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课堂,常常会发生一些脱离课堂教学主题的“意外”,视而不见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有心人”的教师应该把“意外”当成对课程调整的契机、燃起学生学习激情的契机。

讲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有个学生突然提到:“一休是真的吗?”此问貌似离题,我却开始大做文章。在回答确有其人之后,开始了对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人物进行分析。首先,给学生有选择地列出“一休”中的主要人物“一休、新佑卫门、小叶子、桔梗店老板、足利义满将军”,再带领学生分析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分别是“皇族、中下级武士、农民、商人、将军”,并据此分析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等,最终导出“明治维新”的必然。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精彩高效的历史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但更多的精彩应该在预设之外。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随机应变、顺应学情捕捉教育教学契机,要在课外刻苦努力、拓宽视野、增加教学储备,要善于应用自己的智慧和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旅程创造出更多的生命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姜伟杰走出课堂预设,生成演绎精彩[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6)。

[3]文喆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N].中国教育报,2002,(3.17)。

[4]叶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科学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