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

韩学玲

韩学玲

讷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讷河市1613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实施重症监护治疗的新生儿49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预防护理,19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新生儿仅有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12%。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发生院内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对于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51-01

医院感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对于处在重症监护中的新生儿,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极高,据统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达8%-40%,且30%的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因发生感染而死亡。可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对于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NICU的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呼吸机管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等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96例,其中男婴51例,女婴45例,包括23例为早产儿,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引发感染27例,包括:肺炎11例、鹅口疮2例、脐炎2例、肠炎9例、其它3例。医院感染患儿中,胎龄平均为32.5周,出生体重平均为1812.5g。医院详细记录新生儿围产期病史、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情况。

1.2诊断标准

发生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①经血培养试验结果呈阳性。②X胸片提示有明显肺炎或其他部位感染。③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PLT<100×109/L,WBC<6.0×109/L,CRP>8mg/L,IT>0.16。④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体温波动、呼吸暂停、皮肤发花、反应差、代谢性酸中毒及残余奶量增加等。若患儿符合①②中任1项或同时符合③中的任1项并伴有④中的任两项便可确诊为感染。NICU主要收治对象为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低出生体质量儿;重度窒息、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患儿;重症休克;换血、重度黄疸、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全静脉营养等

2.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脐部护理、喂养等。皮肤护理,观察患儿腋下、颈周、臀部、耳后、腹股沟等部位皮肤皱褶处是否出现红肿、脓点、破损。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红臀发生,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定时辅助患儿更换体位以防出现压疮。口腔护理,喂奶后取生理盐水棉签擦拭患儿口腔,对于鼻饲和禁食的患儿,严密观察口腔勃膜是否出现鹅口疮等情况。脐部护理,每日清晨用2%安尔碘自内向外擦拭消毒肚脐部位。脐部每天浴后用双氧水冲洗,75%乙醇消毒,夹脐的器械及换药碗一人一套,用后当日消毒灭菌,减少脐炎的发生。鼻饲的患儿,每三天更换鼻饲管,注射器切勿反复使用,鼻饲管做好消毒处理。喂奶后60min换尿布,换上尿布前擦干净臀部,有臀红者可用甘油保护皮肤,皮肤有糜烂者可抹上达克宁散等。

2.2呼吸机管理

NICU收治的患儿80%需要吸氧,氧气装置的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采用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及吸氧面罩用后浸泡在0.5%氯消净溶液中30min;冲洗干净后晾干再放入臭氧消毒机内消毒60min,经通风后方可使用,湿化瓶内放灭菌蒸馏水,蒸馏水及鼻导管每天更换,湿化瓶每周更换消毒2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气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过滤网每日清洗,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应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更换下的呼吸机管道按以下程序实行:冲洗泡、消毒、冲洗、晾干、高压蒸气灭菌处理后备用。进行呼吸道护理时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选取型号适合的一次性吸痰包对于痰液多的患儿应选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感染的发生。

2.3NICU医护人员及环境管理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合理布局,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将层流病房室温控制在24-26℃湘对湿度控制在55%-65%,每天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周乳酸空气消毒1次。洗手设备选用感应式水龙头和手纸巾,患儿床头悬挂免洗消毒擦拭液,避免交叉感染。监护室中严禁探视,NICU医护人员进入科室穿着科室工作服,出科更换衣帽,非本科室医护人员进入应穿着隔离防护用品并严格洗手后方可进入。对于新进入NICU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班经过考核合格之后方可入室。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应用肥皂流水洗,至少1min,然后用手快速消毒液擦手1min至干燥为止;定期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标准:菌落数小于或等于5cfu/cm2,无沙门菌生长。

3.结果

9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新生儿仅有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12%,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

4.讨论

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皮肤:据统计约89.2%的医院感染患儿的发生部位为皮肤黏膜,新生儿皮肤薄嫩,皮下血管丰富,抵抗力相对较低,且皮肤的含水量较高,具有较高的PH值,为病原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和繁殖环境;体重因素:NICU收治的患儿中有一部分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这些患儿生长发育差,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于感染;患儿常需要气管插管、吸痰等机体侵入性操作,使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在插管过程中可把鼻腔、喉部的细菌带到气管继而发生肺部感染;还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因此,需要严格执行操作,从源头上控制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中感染。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发生院内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对于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爱彬,罗淑媚,范杏娇.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413-414;

[2]雷淑珍,胡恬,戴萍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措施[J].当代医学.2010(28):297-298;

[3]晏玲,薛瑗,何念海,府伟灵.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