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化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碱化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王楚婷朱良明林玉霜(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比较碱化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于缓解异丙酚注射痛上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无痛人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5ml0.9%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B组给予碱化利多卡因(4ml0.9%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1ml8.4%碳酸氢钠),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0.9%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前,扎止血带,给予预注药物,松开止血带,推注25%诱导量异丙酚,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之后,按1ug/kg给予芬太尼,并将剩余75%诱导量异丙酚推注完毕。结果:预注利多卡因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注生理盐水,而碱化利多卡因较之盐酸利多卡因,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则显著降低。结论:碱化利多卡因在缓解异丙酚注射痛方面,效果优于盐酸利多卡因。

【关键词】碱化利多卡因;异丙酚;注射痛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111-02

异丙酚是一种最常见的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因其速效性及短效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其成分为脂肪乳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及明显的血压下降。据报导,异丙酚注射痛于临床麻醉中的发生率高达28%~90%。为减轻异丙酚注射痛,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多种探索与尝试,包括稀释、加热、冷却等方案,以及与各种麻醉剂配合使用如利多卡因、阿片类药物、氯胺酮等。其中,利多卡因被认为是效果较好的搭配药物[1]。有研究表明,碱化利多卡因较之盐酸利多卡因,更为有效地缓解异丙酚注射痛。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观察预注碱化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于异丙酚注射痛上的使用效果,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

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无痛人流患者300例,年龄18~40岁,体重42~65kg,ASAI~II级,已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精神障碍、交流障碍、严重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术前24小时使用镇静类或阿片类药物、过敏史等患者。

1.2麻醉方法[3]

根据患者住院号顺序随机入组A、B、C三组,分别给予不同的预注方案:

A组(盐酸利多卡因,PH=6.20):5ml0.9%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

B组(碱化利多卡因,PH=7.15):4ml0.9%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

1ml8.4%碳酸氢钠

C组(生理盐水,PH=7.0):10ml0.9%生理盐水

①试验药物由研究者预先抽好,并做好登记,注射器上仅贴患者随机号标签,患者与给药人员均不知晓何种试验药物;

②于扎止血带后20秒内推注,10秒内推完,30秒后松开止血带,随后给予诱导总量25%的丙泊酚(根据2.5mg/kg计算出诱导总量),5秒内推注完毕;

③由给药人员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0分法让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

④按1ug/kg给予芬太尼(评分之后才给药),并将剩余75%丙泊酚推注完毕

⑤麻醉过程中,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相应情况并给予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至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病人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分为四个等级,①无疼痛(0分);②轻度痛(1~3分);③中度痛(4~6分);④重度痛(7~10分)。

1.4统计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软件,用卡方检验进行各组的组间比较,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2.数据结果

三组患者异丙酚注射痛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B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运用卡方检验进行三组间数据比较,得出χ2=13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利多卡因预注可以有效缓解异丙酚注射痛。同时,进行A、B两组的组间比较,得出χ2=32.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碱化利多卡因对比盐酸利多卡因,更能有效缓解异丙酚注射痛。

表1三组患者异丙酚注射痛发生情况[例(%)]

3.讨论

异丙酚注射痛产生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药物制剂水相中游离异丙酚是引发疼痛的根源,酚类物质对皮肤、粘膜及血管内皮产生了直接的刺激,同时激活了缓激肽系统,释放组胺,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强了缓激肽的局部作用[4]。研究表明,快速推注异丙酚较之慢速推注,可减轻局部刺激作用。

而利多卡因缓解注射痛的原理,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利多卡因的局部麻醉效应,对激肽释放系统起到稳定作用,减轻了酚类物质对小血管的刺激;其二,利多卡因通过可逆阻断钠通道抑制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从而对躯体疼痛中枢产生抑制作用[5]。本研究中,利多卡因于扎止血带后注入,待其于血管内充分起效后,松解止血带,注射异丙酚,可观察到,对比预注生理盐水,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异丙酚注射痛。

然而,在减轻注射痛方面,真正起效的物质为非离子型利多卡因[6],因为只有非离子型利多卡因可以有效渗透进神经内膜和间质,达到局部稳定作用。添加NaHCO3提高预注液PH,可有效中和游离的离子型利多卡因,增加非离子型利多卡因的浓度,缩短局部镇痛起效时间,进一步增强局部镇痛效果。于本研究中可观察到,碱化利多卡因较之盐酸利多卡因,显著降低了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碱化利多卡因于缓解异丙酚注射痛方面有明显效果,可在临床麻醉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检验,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牛丽,宣燕,王江.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9):1129-36.

[2]曹云飞,李建玉,吴新文,等.利多卡因预注与混用对丙泊酚注射痛的防治作用比较[J].广东医学.2007(10):1640-2.

[3]王玲,范昀.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后注射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12):1226-7.

[4]雷波,柯雪茹.中/长链脂肪乳和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02):209-12.

[5]姜世良.利多卡因用于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最佳浓度[J].中国当代医药.2013(36):93-4.

[6]OzgulU,BegecZ,ErdoganMA,AydoganMS,SanliM,ColakC.Effectofalkalinisationoflignocaineforpropofolinjectionpain:aprospective,randomised,double-blindstudy[J].Anaesthesia&IntensiveCare.2013,41(4):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