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

教湘凌

黑龙江省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且长期住院的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法采取回顾式的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实施无陪护的护理模式,对比实施护理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实施无陪护护理模式之前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实施之后,并且实施前后的风险事件概率比较是有明显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情况,提出无陪护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无陪护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的表现为思维障碍[1],即无法进行正常的思考,经常会出现思维间断或者逻辑不连贯的现象,严重的患者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选择住院接受治疗,传统的护理方法中一般都会有家属留在医院,陪同接受治疗,但因为家属不具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在陪护过程中反而会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护理团队提出实施无陪护护理,让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全程的人性化护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的1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7例,年龄在3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2.6)岁;患者的文化水平以高中为截止点,高中文化以下的患者有92例,高中文化以上的患者有43例;其中能够生活自理的患者有62例,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73例;所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分裂症,并且部分患者已经对社会治安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1.2护理方法

(1)提高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针对无陪护的护理模式,因为没有家属在一旁陪护,首先需要实施的就是加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洗漱、穿衣、吃饭以及睡眠[2]等方面实施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建立专门的锻炼小组,对患者的能力锻炼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大多为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的患者,护理人员的相关锻炼一方面要照顾到患者的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反复锻炼来确定其能力的掌握程度;

(2)加强患者的预防护理。患者精神状态不佳、自理能力不强,在没有陪护人的前提下,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不注意,诱发其他的疾病,护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加强患者的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比如防止患者感冒,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温度,并且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护理人员更是应该具备强烈的预见能力,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实施及时的补救措施;

(3)患者日常的药物护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除了要服用一定的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外,还会服用一定的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药物的种类较多,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人员对于其药物的护理应该遵从,先考虑药物可能带给患者的副作用,在相应的考虑其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因为年龄较大,药物副作用[3]对其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加强患者的药物反映观察,一旦患者对药物出现了低血压、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

(4)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精神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于家人的依赖感会更强,但是因为患者长期住院,而实施的又是无陪护的护理模式,因此一定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专业的护理技巧给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并且合理的组织患者之间进行适当的活动,比如下棋、运动、听音乐或者观看视频等措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的同时,增添患者住院期间的乐趣;提供适宜的环境也非常有必要;

(5)完善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患者精神状态不佳,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一定要完善对患者的安全管理,减少病房内与治疗无关的危险物品,加强病房内的监控管理,增设更多的护理人员对病房实施流动的监管,以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以X2检验,P<0.05为数据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实施护理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31.11%,明显多于护理之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4.81%),护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3.讨论

经过观察以及相关数据体现,可以看出无陪护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首先无陪护的护理模式不需要家属的参与,使整个护理过程都是由护理人员参与的,充分保证了其护理的专业性,其次护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的实施,通过加强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必要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强合理的药物使用,使患者在副作用较小的前提下,来完成相关的治疗;最主要的就是患者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想要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质量,一定要加强病房内的流动监管[4],对患者的突发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的进行解决。

总而言之,在医疗技术逐渐增强的今天,护理工作应该更加人性化,尤其针对精神分裂的患者,应该更加注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情感、思想上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为舒适的护理,并且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无陪护的护理模式更应该让患者的家属能够放心患者自己住院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尹竹芳,钟丽珊,梁金娇,谢美娟.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3,08:132-133.

[2]徐敬.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8:229-230.

[3]白淑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无陪护护理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238-239.

[4]魏玲玲,高群,尤传伟.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234.

作者简介:教湘凌,1970年8月,女,黑龙江省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副主任护师,护理,15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