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谈怎样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

李萍

李萍江西吉安三中

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有“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些都点出了笔记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使学生掌握更为科学、快速的记笔记方法,教师应对学生记笔记加以指导、点拨,从而让笔记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里,先展示一些错误的记笔记的镜头。镜头之一:某生速记能力一流,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成了名副其实的“录音机”,他把课堂时间全用在记录上,根本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头脑中几乎没有留下老师授课的痕迹,笔记也不分重点、难点,课后自己看着蚂蚁似的笔记,也是头昏眼花,根本不愿去看。镜头之二:笔成了某些学生手中的玩具,他们在课堂上只听,很少做笔记或不做笔记。这种学生无非两种心态:一是自恃记忆力好,无需做笔记;另一种是不懂得做笔记的方法,老师讲得也多,不知从何下手,干脆少记或不记笔记。

怎样才能克服这些缺点,帮助学生高效、科学地记笔记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认识记课堂笔记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有实验表明:在听课时,自己动手记笔记的人成绩好;不记笔记,只看老师下发的笔记摘要的学生成绩次之;只听课,不记笔记,也不看笔记摘要的学生成绩最差。身边同班同学的例子也是很好的佐证,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笔记整齐,重点、难点突出;成绩差的学生,干脆没有笔记。这是因为笔记是学生对课堂感知到的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捕捉重要信息、提高信息加工能力。

二、课堂能起到稳定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要跟上老师的思路,注意力不集中不行。课堂上光听不记笔记,很容易使学生分神,因为听只调动耳的功能,而记笔记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需要调动大脑、眼、耳、手一起参与活动。

三、课堂可以弥补大脑记忆的缺陷,复习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再清楚,时间久了也会遗忘,况且知识积累太多,大脑难以承受,也必然选择遗忘,这是大脑记忆的规律,笔记却是你忠实的伙伴,随时静静地等待你的光顾。

既然记笔记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怎样才能记好笔记呢?

1.笔记本要规范。首先确认你是记在书上还是用本子记,最好用本子记,因为书本空间太小。而且最好一个科目一个笔记本,厚度大约能供一年或一个学期使用,不要随便拿一本练习本记笔记,也不要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各种科目的笔记。同时,建议同学在记笔记时隔行记,并在右侧留出约四分之一的空白,目的在于课后拾遗补缺。

2.课堂以听思为主,兼顾速记。老师上课,并非全部是新知识,一般会从复习已学知识入手,这时,学生大可不必把老师复习用的一些例子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而应以聆听思考为主,确认老师复习的东西自己未掌握好或容易出错时,则应迅速记下。并且记笔记强调速度,字不必特别美观,以自己看懂为准,太过工整的笔记会影响听课效率。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选择性地记笔记。

最后谈谈怎样充分发挥笔记的作用。笔记不是用来作秀或给老师看的,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天的笔记,当天整理、复习,查漏补缺。周末利用笔记结合课文进行复习,考前再把笔记复习一遍。

任何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反复指导,不断督促,培养学生科学记笔记,对他们来说是终生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