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浅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

付建丽

付建丽(郑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事业单位绝大多数是非盈利组织,其管理体制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的服务方法也必然发生变化,大多数事业单位将逐渐推向市场,财务核算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其管理体制势必要发生变革。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普遍较弱化,根本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现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虽然不在于组织和筹集资金,而在于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和资金管理方面,即用好管好有限的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是,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根本不符合财务管理的目的:支出成本最小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究其原因是重资金使用轻财务管理、重会计核算轻全程监督、重报表数字轻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

(一)部门预算不规范。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抱着多报多核的错误想法,对项目支出缺少科学的论证,使资金和项目的实际支出内容脱节。更需要说明的,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

(二)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如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时常打打“擦边球”,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没有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经费支出缺少计划性,超进度、超范围支出时有发生。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由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的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三)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油维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特别是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效益的理财理念,重使用而轻管理,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四)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些财务人员仅停留在会计核算上,只保证各项收支表面上的平衡,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使用中的控制和使用后的绩效评价;有些财务人员甚至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都不规范,更谈不上加强财务管理了。

二、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部门预算资金逐年增加、财政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应夯实基础,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跟上改革的步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落实单位负责人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但同时不得直接分管财务工作;其次要把财务管理要求落实到单位每个人,给予单位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权利,明确单位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义务;最后要把财务管理考核列入单位各岗位考核条例中,对考核结果奖惩分明。

(二)明确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如果目标含糊不清,就起不到目标的作用。因此,要在工作中树立目标意识,并且,目标的确立要具体、明确。总目标是确定财务工作需达到何种层次,而具体目标则确切地说明如何分步达到。可以将各项财务工作予以项目化,并制定出具体步骤。如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具体目标确定时要明确报表编制的内容,即除了基本报表之外,根据单位实际需要还需编制哪些辅助报表,同时明确报表的报送日期,报表分析所需包含的要素等。

(三)健全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改革形势和单位实际,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完善、健全相应的财务制度,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来账款管理制度,经费报销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尤其是绩效评价制度,在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正在广泛推进的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也要转变管理观念,相应地把绩效评价制度补充到财务制度中去,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依法理财

在预算编制上,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单位的工作职责,按照早编细编预算的要求,充分考虑单位的具体工作,编全编细预算,但不能夸大其词、虚报项目。在预算执行上,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严格按照预算来安排经费的使用。在账务核算上,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核算各项收支,正确使用会计科目,防止核算上的随意性,准确分析资金收支状况,及时反映财务管理中需改进的问题,为单位负责人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会计核算时特别注意“暂存款”和支出经济分类中“其他支出”这些科目的使用。“暂存款”核算的是发生的临时性暂存、应付等待结算款项,应列入收取的房租、捐赠、上级补助、各种奖励费等费用;支出核算中,不能简化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把本应分类核算的支出混合在“其他支出”一个科目里。

(五)提高素质

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做为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核算技巧、有效的分析技术、全面的理财能力;要掌握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此外,单位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建立各部门间的和谐关系也非常重要。包括单位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单位内部财务科室与其他业务科室、单位负责人与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建立和谐关系,需要财务人员多跑腿、多动嘴,一方面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听取有关管理部门的建议和意见,以便调整财务管理的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反映单位发展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外部监督者,财政部门一方面要依法履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责,深入基层掌握情况,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从资金管理到资产管理,从非税收入管理到集中支付管理,从资金结算到会计核算,从内控制度的制定落实到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从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到事后规范,全方位、全过程实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单位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要定期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特别是新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及时贯彻下去;要利用财政部门的宣传窗口和渠道,随时做好政策的解释工作,反复宣传政策,以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

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会计信息质量和执行财经政策法规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以检查为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明确告知单位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达到督促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