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及分析

张士鹏(哈尔滨市阿城区骨伤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69-02

【关键词】骶髂关节损伤手法治疗讨论与分析

骶髂关节损伤是急性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近几年来,我们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机理,将其分为扭伤、前半脱位、后半脱位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法治疗,效果满意。

1一般资料

收治的45例病人中,男18例,女27例。其中骶髂关节扭伤30例,前半脱位4例,后半脱位11例。半脱位患者年龄偏低,7~15岁占10例。

2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1骶髂关节扭伤伤侧骶髂关节疼痛,并可向下肢放射,增加腹压时疼痛加重。站立位患侧下肢不敢着地,呈屈曲状:坐位健臀负重。局部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并可触及痛性筋结。骶髂关节的特殊试验如“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过伸试验”均阳性。

2.2骶髂关节半脱位具有扭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疼痛剧烈和范围广泛,骶髂关节的特殊试验几乎无法进行,并易造成假阳性,注意与腰骶部损伤区别。前半脱位髂前上棘前向下移位,髂后上棘内陷,患侧下肢显长。后半脱位临床表现与其相反。X线骨盆正位片见骶髂关节间隙增宽[1]。

3手法治疗

3.1骶髂关节扭伤①在压痛点周围先用滚、按、揉、点法进行放松治疗,手法应柔和均匀治疗十分钟左右。②指压点穴以镇痛,用双手大拇指叠压痛点一分钟反复三四次以缓解肌痉挛。③斜扳法,术者一手按压骶髂关节部,另一手握持患者膝部,上扳患肢侍后伸至最大范围,略施重力并稍向健侧即可复位。

3.2骶髂关节前半脱位患者仰卧位,术者两手分握患侧踝部及膝部,令髋关节极度屈曲,增加压力,并同时使大腿外展外旋,常能听到响声,表示复位成功。

3.3骶髂关节后半脱位患者仰卧位,小儿采用牵抖法,令助手双手抱住患儿腋下,术者双手握双踝拔伸半分钟左右后,左右抖动3~4次,向上用力抖动1次。大人采用扳腰法,将患侧大腿外展20°,术者一手抱住患侧大腿上抬,一手按压腰骶部,在左右摆动中伺机用力抬压双手。上述两法动作均可重复多次。

骶髂关节半脱位复位成功后,按扭伤之法:①继续外治,并卧硬板床休息二天后复诊。

4治疗效果

4.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过度劳累后局部出现疼痛。有效:症状和体征好转。

4.2结果治愈42例,显效2例,有效1例。

5典型病例

例1:李××,男24岁,下楼梯不慎摔倒,滑下楼梯,一小时后就诊时见,右髂部疼痛,患侧下肢显长,不能站立。坐位左臀负重。骶髂关节各试验阳性。患侧髂前上棘下移3cm,足跟向下移3cm,而骶髂上棘至内踝长度双下肢等长。X线见骨盆倾斜,关节间隙增宽。诊断为骶髂关节前半脱位,经过一次手法复位后,疼痛锐减。一周后行走如常。随访一年,无何不适。

例2:张×,男15岁,玩耍时被人推倒,右臀着地。事后尚可行走回家。第二天右髂部疼痛,站立时右下肢屈曲显短,髂前上棘上移2cm,各种检查结果均阳性。X线片见骨盆倾斜,右骶髂关节间隙增宽。诊断为右骶髂关节后半脱位,经手法复位后一次成功。第二天即去上学。三天后复诊,诸症消失。

6讨论与分析

6.1对骶髂关节损伤的机理探讨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相关节,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加强,一般不易发生脱位,多为扭伤。成年后,关节面高低不平,犬牙交错,关节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加上骨质无机盐类增多,因此很少单纯发生半脱位。幼年及妊娠妇女,骶髂关节囊及韧带较松驰,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骨质有机成份较多,在强大的暴力下,使关节超过生理活动范围,可造成半脱位。由于骶髂间韧带较牢固,前半脱位较后半脱位少。

6.2从生物力学角度谈损伤类型及手法复位机理骶髂关节韧带是稳定该关节的主要解剖结构,当暴力作用于此关节使其发生关节的异常扭转,致使关节的韧带部分撕裂,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即可扭伤。采用镇定,理筋手法,可以解痉,消种,止痛,并使撕裂的韧带恢复解剖位置,防止粘连及功能障碍。当暴力足够强大时,例如平行于关节暴力促使大腿外展外旋过伸位跌倒,使髂骨关节面以耻骨联合为定点,向前下扭转移位,造成骶髂关节前半脱位。在相反暴力作用下,产生骶髂关节后半脱位。按远端原路归位原则,对前半脱位,屈髋使髂骨后移,外展外旋可解除关节面的嵌顿和绞锁(关节面上骶骨髂状面成角约为70°),使关节面严密对合,防止付损伤的发生。对后半脱位,采取大腿外展20°,并在左右抖动的同时过伸髋关节,才易复位成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用大手法,然后治自多效。”

参考文献

[1]郭效东主编.骨伤科临床检查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