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依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安全型依恋

苏巧云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五幼儿园苏巧云

【摘要】虽然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倾注了大量的爱。但是,好的“依恋关系”不仅和父母的养育方式,而且和孩子本身性格、社会家庭环境都有很大关系,所以现在有“依恋障碍”的孩子并不少。因此,本文重点论述了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安全型依恋的养成以及对孩子今后有什么好处。

【关键词】依恋;安全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149-01

一、依恋类型

儿童依恋的一方面是寻求并企图在躯体上、情感上与一位非常熟悉的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另一方面是亲子的积极行为,它包括对孩子饱含深情的感情联系,生活照顾,认知培育等等,对小儿形成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重要意义。安斯沃恩在陌生情境中测量儿童的表现后认为,1—1.5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有三种模式:

1.第一种是无顾虑的依恋。母亲离开时,婴儿稍有抗议的表示。母亲回来时,就去亲近她。但很容易平静下来。

2.第二种是回避的依恋。母亲离去时不抗议,母亲回来时不理她。

3.第三种是反抗性的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母亲回来时一会儿依偎着她一会儿推开她。

儿童的依恋类型往往取决于家庭提供的氛围和环境。父母应当多加注意,让儿童的依恋更倾向于安全型。

二、培养安全型依恋

怎样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

1、要掌握一定的育儿知识,保持育儿热情。通过定期教养知识的指导,主动接触、观察、了解、读懂孩子发出的信号,准确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含义,并做出及时的反馈。回避型依恋儿童的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一方面的提高。

比如宝宝想去稍远一点儿的地方拿一个玩具,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看着妈妈。这时候妈妈一定不要忽视宝宝这种微小的信号,而要积极回应、鼓励他。这样,宝宝就敢于大胆地去探索周围世界。因为他知道,不管前面发生什么事,妈妈都会在他身后支持他。

2、注重与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母亲不仅要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还要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提高与孩子间情感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孩子想到一起、做到一起、玩到一起。

这种交流的习惯与气氛,会使孩子得到一种健康情感的影响,从而建立对母亲的信任与亲近感,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形成对母亲的安全依恋。同时,这种交流和互动不是偶尔的,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家庭交流的氛围和习惯。回避型依恋以及反抗型依恋儿童的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一方面的提高。

3、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育儿环境。安全依恋的形成不仅仅靠母亲一个人的教养行为,整个家庭的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不安全依恋的改变更是需要如此。夫妻关系要和睦,夫妻双方都要具备一定的早教知识;家庭教养意见要统一,以便形成一种教养的合力,进而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亲子依恋。

三、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一项研究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父母与儿童如果能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2、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早期亲子之间的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首先,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能够毫无惧怕地离开母亲,自如地到处探索,他相信可供他依赖的人不会丢弃他,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和他在一起并为他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样,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并由此推及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信任,儿童就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次,安全依恋的建立,会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从而会帮助其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3、影响儿童情绪的发展。婴儿是以情绪的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的,早期持久的情绪经验对其一生情绪的发展至关重要。婴儿期能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儿童具有稳定而快乐的情绪。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最初是通过向母亲发出情绪信号得以实现的。如果母亲能对信号做出迅速的反应,母婴之间积极而又愉快的相互作用将得以保证,安全的依恋关系将发展起来。处于安全状态中的婴儿,他是快乐的,富有爱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而缺乏依恋安全感的婴儿,经常担心母亲离开而处于焦虑、恐惧、不安状态中。或者由于需要延迟满足而遭受挫折感,产生失望、愤怒等负性情绪,长此以往,儿童就会情绪多变,甚至成为感情冷漠的人。

4、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模式。婴儿期的人际交往对象首先是父母或亲近的成人,1岁以后出现与同伴的交往,早期儿童的依恋会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产生影响。安全依恋有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能,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具有依恋安全感的儿童,对父母有信赖感。父母与他人的交往行为成为儿童的榜样,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也可以学到许多行为规则和交往的技巧。同时,儿童也乐意接受来自父母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积累成功的交往经验和掌握交往技巧。其次,有安全依恋感的儿童所具有的健全人格特征,为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儿童的合作、友善、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性成正相关,而攻击与破坏行为则导致同伴拒绝。大多数研究也得出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的相关较为一致的结论。

总之,早期儿童的依恋质量会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它“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为使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因此,应该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和条件,提高儿童的依恋质量,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