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张红萍

张红萍(无锡市锡北人民医院214000)

摘要:压力性溃疡(压疮)是长期卧床的患者的常见病之一,通过对压疮形成的病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及识别压疮的评价工具的讨论,在社区护理工作中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压疮。

关键词:压疮,危险因素,预防【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3-0179-01

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PU)简称“压疮”,在临床上又称“褥疮”,中医上又称“席疮”[1]。PU主要是因为局部软组织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导致细胞的持续性缺氧、缺血及营养不良而使组织出现溃烂坏死的过程[2,3]。近年来研究表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压疮发生率为50%左右[4],髋关节骨折后形成压疮的概率为10%[5],在医院期间发生压力性溃疡的概率为3-10%。所以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务必要做好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病因和危险因素1.1外在因素压疮的产生可能是由皮肤压力过大,活动受到限制致使感知损伤。其中有些危险因素如:外伤(如骨折)、糖尿病、脊髓损伤、手术等会使患者增加体位压力[6]。当患者不能自行活动身体时,而由别人帮助移动时则很有可能会长生摩擦伤。而摩擦伤就会使皮肤角质层组织受到损伤。同时潮湿也是引起皮肤受损的一个外在因素。

患者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就会使上皮减弱对外部压力的回弹力。其中伤口渗液、汗液、大小便失禁都会使皮肤潮湿。潮湿皮肤会滋生细菌等,增加了压疮的风险。

1.2内在因素压疮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年龄、组织灌注、营养等。主要是通过改变皮肤的支撑结构降低淋巴系统和血管系统的耐受力[7]。其中,65岁以上的患者特别容易发生压疮,75岁以上的患者风险更大。

同时感知障碍、氧气运输、组织灌输等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压疮的发生。而脱水和营养不良有时造成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内因,如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等。

2压疮评估工具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压疮评估工具包括:Barden评分、Norton评分和Barden量表,另外还有一些对特殊人群评估的量表,如: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评估的Jackson量表、Cubbin量表和Glasgow量表。有研究对成人压疮评估工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评价,结果表明Norton量表和Barden量表有很好的信度,但实际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工具。

3评估和管理压疮疼痛近年来,关于压疮造成疼痛的研究在不断增多,而压疮产生疼痛的概率也高达37%-66%。在关于压疮相关性疼痛的研究中,应用了验证评估工具的疼痛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使用非验证评估工具的。

压疮患者的疼痛还与压疮的分期或严重性有关,压力性损伤越严重疼痛则越严重。同时患者的疼痛还往往与敷料的去除、覆盖,伤口清洗技术,伤口压力等有关。

4压疮愈合措施4.1营养支持蛋白质对于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而热量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其发挥作用。同时在伤口愈合中蛋白质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而且有研究表明压疮患者对于蛋白质的摄入量会增加。每天至少需要30-35kcal/kg的热量;每天需要1ml/lcal的液体;每天摄入1.25-1.5g/kg的蛋白质。长期卧床的患者会由于活动力低造成肌肉萎缩,所以需要的能量就会相应减少,对于截瘫患者来说每天要摄入(29.8±1.2)kcal/kg的能量,对于瘫痪患者来说每天则需摄入(24.3±1.1)kcal/kg的能量。

4.2体位压疮护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体位的改变,因为改变体位可以重新分配外界的压力,增加患者舒适感、功能和尊严感,能偶是患者有条件进行常规皮肤评估。虽然在临床上已经认识到体位改变非常重要,但却没有研究证明有效干预压疮的重要性。

4.3感染治疗大部分的慢性伤口都会受到细菌的感染,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会成为感染伤口。其中局部压疮感染征象有:伤口周围出现红肿、渗出液出现粘稠度增加或脓肿现象、伤口面积增加或出现新破损、伤口周围出现组织肿胀、疼痛增加、伤口周围温度增高等。

4.4负压伤口治疗负压伤口治疗是一项通过负压吸引和密闭敷料来保持伤口真空的伤口处理技术[8]。有研究报道,负压伤口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加局部的氧气输送和营养、减少水肿和清除伤口的渗出液来促进肉芽组织和生长因子的生长。这种治疗方法也主要是用于缩小伤口体积,或皮瓣缝合手术。国内也有许多研究报道,负压伤口治疗可以应用于各种难愈的、复杂的伤口。

4.5伤口敷料的正确选择临床上应用伤口敷料主要是为了吸收多余的组织渗液、减轻水肿、填塞死腔,避免疮口的进一步损伤或污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选择伤口敷料的主要因素包括:方便使用及清除、有效吸收渗出液、周围皮肤的状况、是否维持湿度平衡、更换敷料时的疼痛感、伤口的隐蔽效果、成本效益、敷料与伤口的舒适性、专业人员的技术等5健康教育压疮的防治主要关键在于预防,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医护人员更应该结合压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护理方法及进行健康教育。悉心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预防压疮的方式方法,使患者出院后也能得到正确的护理保障。

参考文献[1]涂述容.骨科压疮预防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8):450-450.[2]赵晏徽,陈娟,任燕.浅谈褥疮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171-172.[3]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4]王晓庆,王晓莉,常彦海,等.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评价[J].实用老年医学,2014,7:007.[5]牛晓慧,肖娜.股骨颈骨折卧床患者的压疮防治综合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86-187.[6]邢霞,皮红英,汤可,等.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研究[J][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44-45.[7]谢声波.压力性溃疡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1):22-23.[8]蒋琪霞,朱礼霞,李晓华,等.负压伤口治疗时两种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