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郭学慧

(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对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中心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该技能进行院前急救,实验组采用该培训技能进行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急救经验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对院前急救患者可以使其在转运后的死亡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能够对院前急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应用

【中图分类号】R6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46-01

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是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于2004年开始推行的[1]。在我国的培训是由卫生部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与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合作开办的,全国仅在河南、辽宁、湖北、广西设立4个国家级培训中心,培训时间为3年。宗旨是规范在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等违纪情况下的医疗救治行为,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的医疗培训项目[2]。尤其是现在多数医院的院前救治的医护人员缺乏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急救医疗体系,因此,我们应该把提高医护人员院前救治的技能作为首要的培训目标。本文就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中心使用该培训技能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中心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男36例,女14例,年龄18~40岁,50例患者其中有脑创伤15例,胸部创伤11例,腹部创伤3例,骨折10例,复合伤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类型等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在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迅速的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有无出血现象、骨折现象等,对患者进行询问后先及时给患者对症处理,然后护送至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2)实验组患者按照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内容进行救治,医生到达出事现场以后,首先让随行的护士对患者的颈椎进行保护,同时要对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神经、以及全身按照次序进行检查并评估,要及时发现危及并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为进一步接受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将患者送往医院的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守在患者旁边,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再和医院急诊科联系让抢救的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到达医院后要采取简便有效、针对性极强的检查方式对患者的全身进行细致的诊断,最后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转至专科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初级创伤救治培训主要是让我们可以对抢救工作做到系统、规范、科学、统一的救治[3]。将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患者再次受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的护送患者至医院救治的过程作为培训的主要目的。所以我们要将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作为院前急救的重要措施[4]。院前急救顾名思义就是在院外对患者实施急救,这种急救随机性强,一有呼救要求立即出发,流动性比较强,且急救的环境条件差,患者的病情比较多样化,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消耗比较大等,因此就需要医护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定期进行培训,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加强身体锻炼,时刻为救治工作做好准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发生的这些意外交通事故导致受伤的患者日益增多,这种院前急救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且受伤人数不定,因此患者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病情变化不定,而且随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情况,所以只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才能将死亡率大大降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培训项目是一项国外引进的培训项目[5],也许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这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应用。还要求医护人员的配合度要默契,共同救治要求急救要相互配合,正确处理,才能给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分,并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对患者的反应要及时、准确、有效的给予处理,以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到达医院接受救治。

综上所述,按照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去检查不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可以迅速的根据现有的资源对患者处理紧急的危及生命的救治,并且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小勇,郝向峰,石德志,吴景录.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07):838-840.

[2]张继伟,范小勇.“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时的护理要点[A].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4:(2):11-13.

[3]李叶华.初级创伤评估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482-483.

[4]韦小珍.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5-296.

[5]盖群,朱秀丽,位兰玲,苗蕾.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2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