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肌肉注射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门诊肌肉注射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廖宝华

廖宝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127)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缓解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份在我院门诊经肌肉注射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合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注射,干预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分别实施注射前、中、后的心理干预并在注射完成后将其疼痛程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比较,干预组无痛、轻度、中度、较重、重度、剧烈疼痛患者分别为5,9,9,3,0,0例,对照组分别为2,6,8,8,2,1例,其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肌肉注射操作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减轻其注射部位的疼痛。

【关键词】肌肉注射心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204-02

肌肉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并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的一种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肌肉注射中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注射局部疼痛,因为疼痛的刺激辉使人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如何解决注射引起的疼痛问题已经受到较多护士的关注。心理护理是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其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1]。为了探讨对肌肉注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我科选择了52例门诊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个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肌肉注射过程中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解除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感等方面,收到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3月份来我科肌肉注射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意识清楚,认知正常,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自愿接受调查。采取随机分组,干预组26例,年龄20—50岁,平均38.7岁;对照组26例,年龄20—48岁,平均38.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以上52例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操作者为同一护士,避免了不同护士操作方法方面带来的差异。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注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进入注射室时的评估和心理疏导。在病人进入注射室时护士应微笑面对患者,并主动上前询问,进行三查七对,通过语言交流初步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情况。

(2)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交流。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消极情绪所引起的疼痛感。患者对病情了解不够,易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及相关因素,给予充分的同情和关怀,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3)对于疼痛耐受性不同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交流。

对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可以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减少对疼痛的恐惧感;对疼痛耐受较好的患者,护士应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鼓励他们说出对疼痛的真实感受。另外,对疾病本身就很敏感的患者,其痛阈较低,心理因素会对这类患者的主观感受产生更大影响。因此,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4)给患者注射时,让患者摆正注射体位并双手叉腰,快速进针后护士要专心凝神,只与患者本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慢推注药物,减少疼痛。

(5)提高注射操作技术,使患者心理有安全感。一方面,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注意关心患者,要用礼貌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使其了解治疗方法和预后,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6)注射完毕后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耐心倾听患者感受,使患者摆脱孤独面对疾病的无助情绪,愿意接受肌肉注射治疗。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注射后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数学评分法,按照疼痛程度将其划分无痛(0分)、轻度疼痛(1—2分)。中度疼痛(3—4分)、较重疼痛(5—6分)、重度疼痛(7—8分)剧烈疼痛(9—10分)。在注射完成后10分钟由注射室的另外一位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疼痛程度两组资料为有序分类的变量资料,故对两组疼痛程度比较使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疼痛程度比较,Uc=2.168,P<0.05

3、讨论

肌肉注射治疗室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常由于肌肉注射时注射局部的疼痛,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心理,甚至使一部分患者放弃治疗,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心理护理能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及信任度,使患者有安全感,对未来充满信心[3],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

从结果可以看出,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所引起的疼痛。由于疼痛兼具有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除了针刺创伤等导致患者产生疼痛外,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个体的痛阈和耐痛阈也有很大影响[4]。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5],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增加疼痛耐受性、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有着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协调护患关系。从伦理学上来说,患者的主体地位是由其自主权所体现的,必须对治疗或护理措施十分知情[6]。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的同时,指导其利于疾病康复的饮食营养等相关知识,提高护患沟通效果,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所以,心理护理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6.

[2]郑瑞双,李乐之,晚期癌症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2):3445—3447.

[3]高兴华,张小晨,王光元,急诊护士对院前急救护理的心理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76—778.

[4]林文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学,2011,6(15):210—211.

[5]沈曲,李铮,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197—202.

[6]冉素娟,加强“医患交流”改善医患关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2):1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