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李琳刘涛

李琳刘涛(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了解早期临床特点,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内容为病情、实验室指标、救治方案。结果78例患儿均为EV71感染,6例为3期A期病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早期的临床症状有持续高热、呕吐、皮疹、头痛及精神萎靡,其中有抽搐1例,脑疝4例,均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给予相应的救治后,均治愈。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等精神症状,给予降颅压,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酌情使用激素可有效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123-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1],轻微症状为手、足、口及臀部的水疱疹,如斑丘疹、疱疹;重症症状为神经系统受损,如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少数病例甚至会出现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手足口病首次发现于美国,在我国的最早报道为台湾EV71感染,2007年之后,我国各地均有报道[2],由于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极快,短期内可造成死亡,尤其是重症型的手足口病,死亡率更高,故应给予重视,及早地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为本院儿科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确诊并住院治疗的7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3],表现为持续发热、典型皮疹以及嗜睡,均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1.2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IVIG)抗病毒治疗(静脉,2g/kg,分2~5d给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首次剂量为每天5~20mg/kg,静脉滴注,3d后剂量减为2~5mg/kg,患儿炎症减轻稳定后,可停用;对于微循环障碍的患儿使用米力农(25~75μg/kg,缓慢静脉滴注5~10min后改为0.25~1.0μg/kg),或者使用654-2、东莨菪碱改善循环;根据患儿的病情,每3~6h使用甘露醇降颅压,同时适当的使用利尿剂辅助性降颅压,并对患儿进行降温常规治疗。

2结果

2.1临床症状7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6℃~41.2℃,平均体温为38.5℃,持续发热的时间72h的有11例(14.2%)。

皮疹主要出现在手部(90%)、足部(78%),口腔溃疡患儿62例(80.8%),62例(79.5%)患儿同时出现皮疹与发热,12例(15.4%)皮疹在发热之后。69例(88.5%)患儿出现呕吐症状,23例(29.5%)患儿出现肺水肿症状,15例(19.2%)肺部有痰鸣音或湿啰音,大部分的患儿伴有呕吐、头痛,抽搐1例,脑疝4例。

2.2血尿便常规患儿的大便检测结果均为EV71阳性,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血小板(PLT)升高47例(60.3%),白细胞(WBC)高于15×10.9/L共55例(70.5%);生化检查结果为:患儿的血糖均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25mmoL/L者54例(69.2%),其中23例患者>50mmoL/L;尿液的比重升高,颜色偏黄,5例(6.4%)患者的尿酮体阳性;患儿的脑脊液外观均无色透明,44例(56.4%)患儿脑脊液压力增大,脑脊液白细胞数>10×10.6L,潘氏实验阳性35例(%)。

2.3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显示:30例(38.5%)有肺部感染征象,12例(15.4%)为肺水肿。共有60例患儿进行了MRI检查,脑干损伤者11例(14.1%),出现脑水肿表现为主23例(29.5%),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为主3例(3.8%)。

3讨论

由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比较快,主要造成患儿的神经系统损伤,同时伴有持续高热,因此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对象为3岁以下的儿童(95%以上)[4],本组有25例患儿小于3岁,这与报道的有出入,可能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本组患者78例中有3期A期病例6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及时治疗后均治愈,没有死亡。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持续高热、皮疹、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本组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6℃~41.2℃,持续发热的时间较长,35例患者持续发热超过48h,对于发热高温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降温处理;脑水肿、脑膜炎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损伤往往会造成感染、头痛、头晕,尤其是枕部疼痛,故应及时的进行抗病毒和消炎处理。本组有1例患者发生抽搐,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到了神经系统,这与MRI的结果一致。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夏、秋季,应加强对患儿的防护。当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的早期的临床症时,应积极地与当地医院联系,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陶建平,杨思达,邓力,等.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3-426.

[2]ChenSC,ChangHL,YanTR,etal.Aneightyearstudyofepidemiologicfeaturesofenterovirus71infectioninTaiwan.AmJTropMedHyg,2007,77(1):188-1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

[4]吴疆.我国手足口病与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