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在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4-14
/ 2

治未病在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应用研究

邹映珍黄世红曾兰英

(深圳市中医院2153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268-03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其对社区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影响。方法对66例IGR人群采用治未病方(运动、营养、药膳、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比较干预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别。结果干预前后比较:IGR人群的FBG、2HPG、TC、TG、BMI、SP、DP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值<0.01,<0.05),糖尿病的发病率仅为3.03%。结论治未病干预可改善IGR状态,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IGR治未病干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Pre-diseasepreventivetreatmentonthepersonswith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MethodsTointervene66personswith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byTCMPre-diseasepreventivetreatment(physicalexercises,nutrition,TCMmedicinalsubstance,healtheducation)inoneyear,thencomparewiththedifferenceofrelativeindices.ResultsAfterinterventionbyTCMPre-diseasepreventivetreatmentinoneyear,allFBG,2HPG,TC,TG,BMI,SP,DPofthepersonswith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hav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1,<0.05),only2personsofthe66persons(3.03%)with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becamediabetespatients.ConclusionTCMPre-diseasepreventivetreatmentinterventioncanimprovethehealthofthepersonswith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andcanlowertheincidenceofdiabetesmellitus.

【Keywords】IGRTCMPre-diseasepreventivetreatmentInterventionInvestigation

《内经》曰:“上工治未病”,意思是技术高明、医术精湛的医生在疾病未形成时就防治。未病是指不具有诊断某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的病前状态,即“无典型症状,有客观证候”。糖尿病的未病阶段即糖尿病前期[1],糖调节受损(IGR)正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组已有代谢异常并有可能向糖尿病发展的病前状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此时如能及早发现,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即可逆转其发展方向,恢复其正常状态,使患者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我院属下的6个社康中心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采用“治未病”的方法进行积极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改善了IGR状态,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现将具体的做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6个社康中心对所管辖的3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开展糖尿病免费筛查,按1999年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共查出IGR患者73例,符合本研究要求者66例,其中男27例,女39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为59岁。

1.2方法

1.2.1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2]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和)7.8mmol/L<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

1.2.2纳入标准符合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无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相应临床表现,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者。

1.2.3排除标准有明显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临床表现者,既往有慢性肝、肾疾病者;不愿意合作者。

所有研究对象在干预前1W进行营养和体力活动的调查,包括每日进食总量和体力活动总量,并进行身高、体重、血脂、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心电图等检查,1年后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复查,比较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别。

1.2.4测定方法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用贝克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体重指数(BMI)通过公式[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计算]。

1.2.5治未病方法(1)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由专科医生主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血糖监测等,并发放每人一本糖尿病防治知识手册。(2)运动方:指导患者根据工作性质及身体健康状况适当参加轻度至中度的有氧运动,强度相当于50%~60%最大吸氧量的运动水平,常用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划船、打乒乓球、爬坡等耐力运动或中等运动强度的医疗体操,运动时间为30min至2h,每周不少于150min,肥胖者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min/周,运动时间安排在餐后1h进行。(3)营养方: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式算出理想体重,再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及糖、脂肪、蛋白质的需要量,然后折合成日常饮食,非肥胖的轻体力劳动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为25~30kcal/kg(1kcal=4.868kj),中等体力劳动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为30~35kcal/kg。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限制饮酒及食糖。鼓励多吃蔬菜等高维食物。对肥胖者则鼓励其减少饮食量,逐渐减轻体重。(4)食疗方:①人参粥:吉林参6g(切成薄片)、粳米30~60g,猛火煮开,再文火煮1.5~2小时,调味食用,每周1~2次。②山药薏仁玉竹各9克,加适量瘦猪肉煲2小时,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每周1~2次。③玄、麦冬各100克煎水。④山药每日150克煎水。⑤人参叶泡水当茶饮。⑥黑芝麻糊10克隔日一次。

1.2.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所得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干预前后IGR患者各项指标

2.2本组66例IGR患者有2例发展成DM,发病率为3.03%。

3讨论

3.1《淮南子》一书中指出:“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书又讲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先人尊治未病者为良医、圣人,可见治未病思想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祖国医学理论“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现代的保健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就是在疾病未生之时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进行保健治疗,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糖调节受损者虽非糖尿病患者,但是新的糖尿病患者巨大的储存库。及早发现IGR患者并进行干预,可阻止他们发展为患尿病。目前人们存在着只重治疗不重预防的误区,200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主席AIBERTI教授在巴黎举行的IDF开幕式演讲中指出“预防比治疗更好”。由此可见对糖调节受损人群实施治未病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3.2在6个社区调查中发现,95%的人知道糖尿病而只有10%的人知道糖调节受损,通过筛查出的糖调节受损人群中,仅有5%的人知道自己应该控制饮食、多运动,但具体如何进食、如何运动却知之甚少,我们所给出的运动方、营养方、食疗方让患者知道自己每天该进食什么、进食多少;该做些什么运动、运动量应多少才合适,一目了然。从国际大型的临床试验到国内的DM预防试验已表明,用单纯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糖尿病是不够的,还将有60%的人进入DM[3]。希波克拉底说过“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先的医疗方法”,所以我们根据中医学“药食同源”理论,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给出了药膳食疗方对IGR患者进行干预,食疗①方主要适用于气虚质患者;食疗②方主要适用于阴虚质及痰湿质的患者;食疗③方主要适用于阴虚质患者;食疗④⑤⑥方适用于各种体质的患者。现代药物研究已证实多种中药都具有降糖、降压及降低血脂的作用[4],例如:人参具有降糖、降血脂作用,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山药、麦冬、薏仁均有降低血糖作用;玉竹具有降血脂作用;玄参具有降压、降糖作用;黑芝麻可降低血糖、并增加肝肌糖原含量。这些食疗方均由中药及日常食物组成,无毒副作用。

3.3经过一年的治未病干预,本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仅有3.03%患者发展为DM,而山西太原市的研究表明[5],如果不对IGR人群进行干预,一年后DM的发病率为13.33%;黑龙江省大庆市的研究结果表明[6],如果不对IGT人群进行干预,每年肥胖者中有17.2%、非肥胖者中有13.3%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这就说明我们的“治未病”干预对IGR患者是有效的。该组“治未病”方简单易行,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科研项目:2007年深圳市科技信息局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0703087)参考文献

[1]潘秋,周丽波,仝小林.从糖尿病前期谈“治未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3)191-192.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anditscimplication.Part1: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sofdiabetesmellitus.In:Geneva;WHODepartmentofNon-communicableDiseasesSurvillance,1999.

[3]胡华娟,詹锐文.治未病与糖尿病预防[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33.

[4]宋立民,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陶樱,孟锦霞,张云先.重视IGT干预方法[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7):75.

[6]吴振丽,丁慧荣.华工社区人群糖调节受损干预治疗[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