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目前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目前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

郭英姿杨红刚

郭英姿杨红刚

(新疆巴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巴州841000)

【摘要】通过对巴州农牧区多民族杂居地区近几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问题:免疫规划经费不足、人员不足、服务不够规范、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被动、加强免疫接种率不高、流动儿童管理薄弱及二类疫苗过度经营等问题的分析,探索解决对策,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关键词】基层免疫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37-02

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预防为主的原则下,依托预防接种这一有效手段,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自从2008年新疆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纳入儿童免疫的疫苗种类的日益增多,基层免疫接种工作问题趋向复杂化,现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防范对策。

1免疫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1.1经费不足近年来,虽然政府划拨经费逐年增加,财政拔补的预防接种补助经费按标准每针次按人口数下发,但仍无法保证基层农牧区正常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拨补经费不足,制约了工作开展。

1.2人员不足随着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要求逐步规范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也日益增多,乡级防疫专干身兼数职现象普遍,导致工作被动,疲于应付,制约了各项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工作留于形式,忙于应付各类数据的汇总上报,无法将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1.3入托入学查证被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是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的重要举措。自开展入托入学查证工作以来,因与教育部门协调沟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到位,该工作分工不明确,疾控部门培训指导不到位,学校校医及老师也未按要求查验,尤其是基层学校在查证、补种、复验等环节落实不严,影响整个乡镇乃至全县查证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对查验工作不理解,认为查验是疾控部门的工作,对查验工作配合力度不强,也影响了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的落实。

1.4接种工作不够规范由于接种人员业务责任心不强,造成卡、证接种信息等不相符,接种信息登记缺漏,特别是疫苗批号、接种者签名缺失;对于外流、转卡儿童的接种个案信息未能及时剔除、整理,造成接种率统计误差。

1.5流动儿童管理薄弱虽然各乡镇均建立健全的了村级儿童出生及流动情况月报制度,但社区、乡村医不能按要求对辖区流动儿童迁入、迁出情况进行主动搜索,流动人口迁移频繁,家长对预防接种意义了解不深,不能主动配合;建卡、预约和通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工作人员对辖区流动人口儿童应接种人数摸底不清,接种率不达标,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1.6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一岁以上各类新增扩大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时间间隔时间长,同时加强针接种对象多为幼托儿童,容易错过接种日期,引起漏种。故加强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和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工作,对消除免疫空白,提高6岁以下儿童免疫规划各类疫苗及时接种率尤为重要。

1.7追求经济利益,自费类疫苗挤兑了一类疫苗正常接种在目前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有的基层极力推销二类疫苗,甚至以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政府免费接种的好政策得不到真正落实,有的家长甚至因收费太贵而拒绝接种,影响了常规免疫接种的有序开展。

1.8乡村医生待遇问题有待解决村医庞大群体大多仍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中的无编制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没办法解决,素质过硬优秀的人员留不住,这是目前存在较为普遍问题。

2针对目前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2.1争取政府财政经费投入?改善乡村医生待遇?各级政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落实执行各项免疫规划工作配套经费。各级财政部门要负责当地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下拨、监管,力求做到专款专用。此外,基层防疫人员承担着三级农村预防保健网中的枢纽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应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投入政策,对新疆服务半径大的边远农牧区,可适当加大工作经费投入,条件允许时可考虑能否将基层防疫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统筹,保证基层三级防疫网健全,提高工作质量。

2.2增加编制、稳定队伍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防保人员的管理,严格实行准入和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工作质量。切实解决防保工作经费和基层防保人员的待遇问题,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稳定防保队伍。

2.3加大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提高儿童扩大免疫全程接种率按照《查验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接种、培训工作在卫生部门,查验工作在教育部门的明确分工原则,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抓好落实,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加大组织实施、动员、培训、宣传的力度,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联合督导检查的力度,确保工作效率,预防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在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聚集性暴发流行,保障各族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4完善接种机制,建立健全规范化门诊,及早启用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管理,逐级督导考核,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免疫规划考核制度,建立一套针对免疫规划人员和乡村医生的督导、考核、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免规人员和村医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开发和完善各项功能,尽早实现全国预防接种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地解决异地接种和漏种问题,以减轻基层防保人员的工作量,保证接种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可推行设计开发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针对加强免疫间隔时间长,家长容易遗忘的问题,应利用有线电视、短信等通知手段,强化儿童接种应持续至6周岁的意识。

2.5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综合管理为了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应成立免疫规划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法律保障”的原则,县以上人民政府应成立由教育、计生、公安、民政、妇联、工商、交通及卫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各部门之间通力配合。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管理各部门职责,建立流动儿童管理制度,加强流动儿童调查摸底、查漏补种工作,依法加强辖区内流动儿童的管理。对发现的无证(卡)流动儿童,现场询问免疫史并当场建证(补证)。

2.6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接种率各级部门和单位要针对不同人群,利用传染病高发季节,经常性深入开展对一般人群、重点人群的各项免疫规划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宣传教育服务网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在预防接种工作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引导群众自觉接种疫苗。

2.7完善疫苗经营体制广泛开展多形式的社会宣传,强化一类疫苗免费儿童预防接种的公益性;引导二类疫苗的合理化经营,二类疫苗的接种应在知情、自愿、同意的原则上实施,强化接种告知,严禁二类疫苗挤兑了一类疫苗正常接种程序。同时,加强二类疫苗的管理,引导卫生院从正规途径进苗,以保障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综上所述,免疫规划工作是我国一项系统工程,是有利于生命健康的公益事业。它的高效运转,需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充裕的经费保障以及良好的服务设施、设备;需要在政府主导下的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密切协作;更需要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技术素养,为各族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