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技工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初探

李彤

李彤辽宁工程职业学院112008

摘要:本文强调目前技工学校管理机制存在很大弊端,制约了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提出技工学校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管理机制上加以改革,实行改直线组织结构为矩阵组织结构,将组织结构按行政职能和专业职能分为纵横两条线,行政事务性工作采用纵向垂直管理,专业技术性工作实行横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技工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技校改革管理体制教学实习管理

新形式下的技工教育,应首先改变传统的协调性差、忙闲不均、缺乏竞争的管理机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线开发课程,以模块的形式组合课程,课程综合化,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实用、够用为度,课程整体优化,以夯实文化、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为基点,实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各技工学校虽然在加强组织机构管理方面、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进展不大。技工院校管理体制基本上还停留在直线结构管理,在教学方面仍实行学科制、学年制、共性教学和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因此,各技工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改革力度,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下面就如何改变技工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和教学、实习管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现行技工学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1.技工学校现行管理机制。

一是实行分块管理,将一个专业的各项工作分散于各职能科室去完成;二是决策和指挥权集中在学校最高领导层,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由校长统一领导和指挥;三是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在专业方面是内行,管理方面是全才,能正确、及时、高效地组织全校的理论实习教学和管理活动。

这种直线机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于普通中学和中专类学校,不利于技工学校工作的开展。技工学校的特征是:行政隶属于劳动部门、行业主管局或大企业;形式上是学校,有教师和学生;实际运作上,多采用“双元制”教学方式,更类似于工厂。培养的目标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分配去向是企业生产第一线。学校资金来源:部分是财政划拨,部分是通过创收。

2.技工学校直线机构管理存在的弊端。

(1)不能突出生产实习教学的核心地位。现行组织结构把生产实习科与其他职能科室放在同等地位,中心地位不突出。从客观情况讲,生产实习教学的专业技术性强、事务繁杂、牵涉面广、投资大,如生产实习教学方案的审批、经费的使用、人员机动调整等问题,不是分管校长和实习科直接能解决的。再者,直线组织结构将专业老师分为基础理论课、技术课、实习指导老师三部分,分属不同的科室、专业备课组、实习工厂、实习车间,形不成生产实习教学的合力,忙闲不均,加剧了专业老师缺乏的矛盾。

(2)使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学生管理三者脱节。唯物主义认识论规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技校的特点决定了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和学生管理必须在时间上交叉相连、空间上保持同步、内容上相互渗透。现行的直线组织结构,决定了同一专业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工作要划块,分别交给教务科、实习科、学生科去实施。各科自成一体,各有一套,工作衔接性差,人员配置重复,学生管理松松散散。

(3)学校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性差。技校的很多教学工作需要多方配合。由于各科分管的内容不同,利益因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协调不好,就会影响到问题的及时解决,形成大事小事找校长的局面。而校长忙于内部日常事务,关系学校战略性全局发展的事情,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

(4)学校领导的负担过重,难以管好全面的工作。现行组织结构将学校工作的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权集中在领导层,而校长的精力有限,中层领导也不可能精通各个专业。技工学校专业多,每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千差万别。教务、实习科排课时,教师只能被动地服从,提教学建议或参加管理的机会很少。学期中教学检查流于形式,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完全在于教师的责任心。部分技校学期初安排课时经常出现根据师资情况安排教学进度、确定开设的课程,不能严格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顺序和课时数开课。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评和评优工作可比性差,难以实现准确和客观,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5)学校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线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的被动管理,各级管理者无法真正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教职工的竞争意识淡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收入分配拉不开。很多技校教职工在册人数不少,但真正给学生讲课的人员缺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三制”,即中层干部占1/3、工勤人员占1/3、教师占1/3。要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技校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就要引进竞争机制,让教职工特别是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管理,内行领导内行,将学校的整体目标与个人利益挂钩。

二、改革技校现行组织结构的设想

1.改直线结构为矩阵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又称为“目标——规划”结构。它特别适用于技工学校专业多、技术性强、管理工作繁杂的实际,主要具有纵横多层次管理的特点:一是将组织结构按行政职能和专业职能分为纵横两条线,行政事务性工作采用纵向垂直管理,专业技术性工作实行横向管理;二是技校的重大教学活动的决策权在学校的最高层,监督和控制权在中间管理层,计划、组织和实施权交给基层专业组;三是条块结合、分组授权,实行责、权、利相统一。

2.调整各科室的管理职能。采用矩阵组织结构,学校领导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好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大局事件的决策;二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用好干部;三是搞好调查研究,抓大事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各职能科室由过去的直接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四项工作,转变为控制和监督,具体的计划、组织实施权交给专业组,内行领导内行。新的职能科室由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型,协助校长制定各专业组的任期目标,检查、考察各专业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工作信息。

3.组建专业组,实行理论教学、实习教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体化”管理。专业组是按专业性质建立的学校基层管理单位,成员由该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教师、技术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老师组成,打破了教务科、学生科、实习科(车间或厂)的界限。专业组长由该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是本专业的权威,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最熟悉师资和学生的情况,应有权在本组内统一调配师资力量,实行双向选择,给教师排课,有权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计划,有权支配学校下拨给本专业的教学经费,以及教师的奖金分配,有权提议根据用工市场和社会需求拓宽或调整本专业的方向,负责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组织专业理论教学、生产实习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毕业生质量及合格率,负责创收项目的开展及技术指导等工作。特别是学生管理,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最合适,因为专业教师能把管理融入到教学和实习中去。专业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操作动作,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而言,专业教师就是他未来职业的偶像,无形中有很深的影响力。专业教师在时间、空间、感情上便于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容易树立威信。

4.加强生产实习教学,搞好创收项目。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中高级技术工人,而生产实习教学开展的情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还要抓好与现有专业紧密相关的创收项目的经营。创收项目搞好了,不仅能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实现实习教学由消耗型作业练习向生产经营型实习的转变。这是技校发展资金、更新改造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实现创收项目的第一步就是要结合各技工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搞好市场调查,以专业组为龙头开发项目。

5.正确使用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专业组的建立与创收项目的开展,可以按专业把具有各种专长的人员调集在一起,采用民主协商的管理方式,便于沟通和接受新观念,更新和拓宽知识面。领导和教师之间有较强的信任感,教职工对学校前途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在专业组内部优化组合,增强竞争力,激发了教职工的内在动力。如果将各项工作指标与个人利益挂钩,正确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三、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先进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都有它的时效性和局限性,必须切合管理的客观实际。突出技工教育特色,实现理论实习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一体化改革,也必须依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要体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妥善解决集权和分权、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问题。

2.要根据生产实习、理论教学、学生管理、创收项目的需要力求学校内部组织结构设置精干、高效、节约,避免人浮于事,压缩精减科室后勤人员,充实教学第一线。

3.加强学校工作的协调性,建立信息控制网络,既要合理分工,又要注意到相互协作配合,用专业组这根针,横向穿引教务、生产实习、学生管理等多条线。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迅速灵活的信息渠道。

4.要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线,处理好教学与创收的关系。

5.要贯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实的人、财、物,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技工学校要转变机构组织形式,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做为技工学校的主管部门、学校各级领导要认清形式、统一思想、明确态度、打破常规、与实俱进、科学设置,使技工学校真正活起来,真正培养造就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冯忠良编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改革教学体制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