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66例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66例体会

张磊王卫华

山东威海荣成市港西医院264329

摘要:目的:探讨气胸患者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2017年我院收治创伤后气胸和自发性气胸患者66例纳入研究范畴,所有患者均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60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差中转开胸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主要并发症:纵膈损伤致血胸1例,行开胸止血;引流管滑脱至皮下2例;全身皮下气肿3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结论:气胸患者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效果较好,但需注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常规方法之一[1]。通过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引流出来,降低患侧肺部的压缩程度[2],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单易行,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我院从2000年-2017年收治创伤后气胸和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6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2000年-2017年我院收治创伤后气胸和自发性气胸患者66例纳入研究范畴,66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1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48.12±1.37岁。病变位于右侧的48例,左侧18例。创伤后气胸36例,自发性气胸30例。留置引流管时间3d-28d。气胸压缩范围在30%-90%。

1.1.1临床纳入标准

(1)符合陆再英等主编的《内科学》中原发性气胸的第7版诊断标准[3];(2)首次发病,为闭合性或者开放性气胸;(3)患侧肺的压缩范围在25%以上。

1.1.2临床排除标准

(1)患者为双侧气胸;(2)张力性气胸患者;(3)合并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4)伴有血气胸或者中等量或以上的胸腔积液;(5)X线片显示患侧肺部伴有不均匀的压缩;(6)合并肺结核、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疾病的患者;(7)合并肺不张或者胸廓畸形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置管部位与手术器械选择

经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56例,腋下胸大肌外缘第3-5肋间置管10例。手术器械的选择上,皮肤切口后用止血钳置管58例,用套管针置管8例。所有患者均留置7.33mm的带针胸管,并且将其与TFR胸瓶相连,进行不同的负压吸引。置管后,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抗炎等常规治疗。

1.2.2胸瓶内水柱的波动以及压力的定义

TFR胸瓶水封管内的水柱高度高于水封腔内的水柱高度,则定义水柱为负压,反之则为正压。若两者相平,则表示为压力为0。若水柱液面随着患者的呼吸运动而发生上下运动的变化,则表示为水柱有波动,若水柱液面不随着液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则表示为水柱无波动。

1.2.3引流的观察内容

(1)嘱患者咳嗽,肉眼未可见胸瓶内有气泡出现,则表示为胸瓶第一次停止漏气的时间;(2)观察患者胸瓶第一次停止漏气到胸瓶水柱内无波动且为负压的时间;(3)观察患者拔管前是否再次数显气泡溢出现象;(4)引流管留置的时间;(5)拔管后至患者出院1周的时间内,是否再次出现原患侧肺部气胸现象。

1.2.4随访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1周的随访,电话每日电话询问患者有无胸痛或胸闷症状,嘱患者出院后1周,到门诊复查,查看X线片有无异常。

1.3效果评价[4]

治疗后气体被完全吸收,患肺达到完全复张的效果,表示为治愈;治疗后,患侧肺大部分复张,且肺压缩<5%,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有加重的趋势,或者插管时间超过4周,表示为无效。

二、治疗效果

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60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差中转开胸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主要并发症:纵膈损伤致血胸1例,行开胸止血;引流管滑脱至皮下2例;全身皮下气肿3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

三、体会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进行保守治疗时,复发率较高,因此多主张进行外科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改方法有助于肺部的膨胀,减少复发的可能性。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应多关注以下注意事项。

3.1术前准备和麻醉

胸腔闭式引流术虽然是一个小手术,但是术前准备和麻醉非常重要,一定要重视。胸部X线检查时要注意膈肌有无抬高,以防止患者合并膈疝,如漏诊了膈疝,在胸腔闭式引流术过程中就可能损伤进入胸腔的腹腔脏器。另外,很多气胸患者合并肋骨骨折、胸部疼痛,麻醉不妥善容易导致手术过程中体位变动,从而加大纵膈和肺损伤的几率。所以术前一定要告知患者勿剧烈咳嗽,勿变动体位,必要时可应用止痛剂。

3.2手术器械的选择

应用套管针置管时进行手术者尽量为经验丰富者,缺乏经验者和低年资手术者做好选用止血钳分离置管。因为套管针尖端锐利,操作不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病例中1例纵膈损伤就是在应用套管针穿刺时发生的,手术者为低年资经验不足的年轻医师,另外,患者因疼痛原因在手术过程中有明显的体位改变。

3.3置管部位选择

一些临床医师常选用胸大肌外缘3-5肋间作为置管部位,认为此处胸壁薄弱,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并且瘢痕隐蔽,方便患者行动。但是此处肌肉相对较少,胸壁薄,引流管被胸腔组织夹闭不紧,对于一些漏气严重的患者在此置管容易引起严重的全身皮下气肿。如发生严重的全身皮下气肿应首先考虑更换置管部位至锁骨中线第2肋间[5]。此处肌肉较厚,可以构成防止胸腔气体进入皮下的最重要的屏障[6]。

3.4术后观察

对术后引流不畅的患者要注意引流管置入过深和滑脱至胸腔壁;创伤致气胸的患者多有肋骨骨折,因为疼痛而排痰不畅,容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严重者呼吸衰竭。因此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时排痰,可以适当应用止痛剂。

3.5其它

对于一些原发病为阻塞性肺疾病且身体状况差的患者,术后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本研究中,给予66例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患者预后: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60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差中转开胸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主要并发症:纵膈损伤致血胸1例,行开胸止血;引流管滑脱至皮下2例;全身皮下气肿3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但仍有一定有待提高的地方。

综上所述,气胸患者行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效果较好,但需注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志勇,曹子昂,富皓白等.穿刺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665-667.

[2]张莹,贾玮,李月川等.自发性气胸患肺压缩形态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J].天津医药,2015,(6):639-642,707.

[3]梁仕兰,卢琼芳,李正兰等.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5):59-60.

[4]张刚,闫涛,杨金国等.中心静脉导管与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闭合性气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887-889.

[5]秦阳,代朝霞,马淑婵等.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8):656-656.

[6]王新.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观察[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5(6):52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