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对新生儿影响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对新生儿影响的比较

朱洁芳1董铁立1颜莉丽1岳修勤2

朱洁芳1董铁立1颜莉丽1岳修勤2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院麻醉科450014;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453100)

【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术中对新生儿评分及脐静脉血血气值的影响,比较这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的优劣。方法:把我院2009年01月~2009年03月所行60例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CSEA,B组用EA。观察新生儿出生时、1、5、10minApgar评分及娩出后脐静脉血血气值。结果:A组与B组在新生儿出生时1minApgar评分及娩出后脐静脉血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可快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减轻对新生儿的影响,优于EA,可视为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术;新生儿评分;脐静脉血血气值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026-02

胎儿窘迫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多采取急诊剖宫产术,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死亡、脑瘫等并发症。如何快速平稳麻醉行剖宫产术,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减轻对新生儿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麻醉课题。本文观察CSEA和EA在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术中对新生儿评分及脐静脉血血气值的影响,并对此种情况下两种麻醉方法的优劣加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我院2009年01月~2009年03月所行60例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ASA分级Ⅰ~Ⅱ级;平均年龄26.73(22~36)岁;平均体重72.17(66~89)kg;手术时间平均为41.36(25~80)min;身高平均158.35(151~170)cm。产妇妊娠中均无其他疾病,为孕足月胎儿窘迫需行剖宫产术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用CSEA,B组单纯用EA。

1.2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吸氧,监测血压、心电图,常规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前快速滴入乳酸林格氏液500ml。A组侧卧位局麻下用B-D型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于第2~3腰椎椎间隙穿刺,穿刺确认成功后用25G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尖达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见脑脊液回流即根据产妇身高注入腰麻药1.5~2ml(0.5%布比卡因2ml加10%GS1ml),注药时间20~30s,注药完毕拔出腰穿针,通过硬膜外针向头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平卧位后,针刺法测定阻滞范围。B组侧卧位于第2~3腰椎椎间隙用18G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确认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改平卧位,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针刺法测阻滞平面,排除全脊麻后,给有效量2%利多卡因6~7ml,5min后追加有效量4~6ml,麻醉完善后开始手术。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婴儿娩出后进行吸痰、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血气值检测。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取检验标准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婴儿娩出后评分见表2,胎儿娩出时及出生后1minA组和B组比较P<0.05,出生后5min和10minA组和B组比较P>0.05.B组组内出生时和1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娩出后脐静脉血血气值见表3。新生儿脐静脉血的PH、PCO2、PO2、HCO3-A组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A、B两组组间PH、PCO2、PO2、HCO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显著增高,一般为15%~18%[1]。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占其中相当大一部分。EA及ESCA均可满足手术要求。EA具有并发症少、可用于术后镇痛等优点,但阻滞平面出现较慢,阻滞不全率高,甚至达25%以上[2],骶神经阻滞不完善,局麻药用量较大,对有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常为了快速娩出胎儿,而在阻滞还未完善时即开始手术,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也给术者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新生儿窒息率发生较高,特别是对胎儿娩出时和娩出后1minApgar评分的影响[3]。CSEA起效迅速、用药量少,可在产妇平卧后即可消毒、手术,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为手术快速娩出胎儿赢得了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妇的痛苦,所以更适用于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术。通过我院60例应用CSEA和EA的剖宫产手术对比研究,体会如下:CSEA具有作用发挥快、效果确切、肌松充分,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手术操作顺例,缩短胎儿的娩出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手术时间不受限制,降低椎管内麻醉失败率[4]。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娩出后脐静脉血血气值[5],明显优于EA。总之,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对胎儿影响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优点,可视为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CSEA和EA在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术中,这两种椎管麻醉研究表明CSEA优于EA。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2

[2]谢荣,刘亚军.我国临床应用硬膜外阻滞的调查报告.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6(11):240

[3]GlaserC,MarhoferP,ZimpferG,etal.Lev0bupivacaineversusracemicbupivacaineforspinalanesthesia[J].AnesthAnalg,2002,94(1):194-198

[4]曲仁海.论单次腰麻与连续硬膜外复合麻醉法.实用麻醉学杂志2006,9(1):22-23

[5]何朝霞,姚素贞.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评分影响的比较.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5.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