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早期流产的病因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反复早期流产的病因及治疗

李卉

李卉

(黑龙江省富裕县繁荣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富裕161223)

【摘要】目的:探讨反复早期流产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反复早期流产患者30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因素20例,非免疫因素10例。孕8周时检查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2例,孕8~10周时,行B超检查及检测血清孕酮均正常,成功分娩,胎儿正常无畸形。结论:流产的治疗视发病时的全身情况及流产的不同类型而异。先急后缓,紧急情况紧急处理,防治并发症,给予后续检查治疗的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反复早期流产;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130-02

复发性流产亦为流产的特殊类型,因为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经过多表现为先兆流产的特点,可按先兆流产治疗。值得提出的是习惯性流产应在下一次孕前尽可能查找原因,如包括染色体因素、子宫病变、颈口扩张关闭不全、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因素及感染性疾病等,以作相应的治疗[1]。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反复早期流产患者30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反复早期流产患者30例,1胎22例,2胎8例;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3±5岁。流产2次12例,流产3次11例,流产4次5例,流产5次2例。

1.2病因

免疫因素20例:I型14例封闭体测定均阴性;II型5例,其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4例,ABO血型抗体效价大于1:128者1例;II型1例,封闭抗体均阴性。非免疫因素10例:内分泌3例,遗传3例,感染2例,男方2例。

1.3治疗

1.3.1子宫、宫颈的畸形、肿瘤及炎症进行整形、子宫肌瘤挖除、宫腔粘连分解术,对宫颈功能不全者行宫颈环扎术。

1.3.2黄体功能不全进行促排卵治疗,避免单用氯米芬(CC)促排卵,尽可能使用CC+hMG/FSH+hCG或hMG/FSH+hCG,以保证正常卵泡的形成。排卵后即给予hCG或黄体酮支持黄体。

1.3.3遗传因素进行遗传咨询,根据风险复发概率,结合夫妇双方的意愿决定是否妊娠。有条件时进行供精人工授精(AID)或供卵IVF-ET。妊娠期应选择做绒毛活检、羊水穿刺等对胎儿进行遗传诊断[2]。

1.3.4感染因素应选择较为广谱的抗生素,在非妊娠期间,药物选择范围大,如多西环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及红霉素,妊娠后禁用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等。

1.3.5免疫因素如应用类固醇进行免疫抑制、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3]。另外,还有使用丈夫或第三者的淋巴细胞进行皮内注射的免疫脱敏疗法。但应注意此类治疗效果不稳定,对母体的免疫系统干预较大,另有增加胎儿畸形率、胎儿生长受限等趋势。

2.结果

免疫因素20例,非免疫因素10例。孕8周时检查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2例,孕8~10周时,行B超检查及检测血清孕酮均正常,成功分娩,胎儿正常无畸形。

3.讨论

流产的发病率极高。常规检测生育年龄未避孕女性的血清hCG-β,发现30%~40%的生化妊娠均在正常月经周期前后无明显症状而流产,简称隐性流产。而早期自然流产(ESA)仅指临床妊娠在孕20周前非自愿性自行终止。早期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反复早期自然流产(ERSA),既往又称习惯性流产(HA)。目前认为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病率为50%左右。ERSA的发病应首先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双亲一方、双亲或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其次为母体的内分泌及免疫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因素如ABO血型不容、Rh血型不容、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抗体(ATA)的存在亦可导致反复早期流产[4]。有关病毒、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的感染亦可引起反复早期流产。此类流产除缘于微生物直接损伤胚胎及附件外,还与其形成的代谢产物、免疫活性物质的间接损伤有关。另外,子宫、宫颈及盆腔异常,如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瘢痕、子宫颈功能不全等均可致反复早期流产。

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较多,故在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后,可选择性地进行以下检查:排除生殖道畸形及肿瘤等病变进行阴道超声及HSG,必要时应做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遗传学检查如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根据家族史做相关分子遗传学检查。内分泌检查如基础体温(BBT)测定、子宫内膜活检、血清P、E2、LH、FSH、PRL、TSH、T3、T4检查等,排除黄体功能不足及其他内分泌异常。免疫学检查如进行ABO、Rh血型分析,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甲状腺抗体(ATA)及抗核抗体(ANA)的检测。感染方面的诊断如寻找支原体、衣原体、TORCH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流产物的检查应尽量收集流产物,常规做形态学、组织学、细胞染色体、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分子遗传学检测。

对孕妇进行体检及必要的化验检查了解孕妇健康状况及是否可以承受妊娠。有无有关妊娠的危险因素,需要孕期进行何种监护及处理,需要在具有何种条件的单位进行保健。进行盆腔检查了解软产道有无异常。如有无阴道横纵隔;子宫颈、宫体有无异常如畸形、肌瘤、旧裂等;盆腔内生殖器有无疾病如卵巢肿瘤、炎症、包块等;如对妊娠或分娩有影响者,应及早处理。要注意子宫增大与闭经月份是否相符,因为孕早期子宫大小最易查清,并且不同孕周形状大小均有不同,因此可以了解确切受孕日期,供以后判断有无宫内发育迟缓或巨大胎儿作为依据。进行必要的遗传咨询既往史、孕产史及家族史的了解,作为孕期保健以至分娩期的参考。早期反复流产确诊后,应尽可能寻找病因,对因治疗。流产的治疗视发病时的全身情况及流产的不同类型而异。原则是先急后缓,紧急情况紧急处理,防治并发症,给予后续检查治疗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如钧,江鱼.不孕不育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8-69.

[2]孙玉香,王爱玲.反复性早期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728-729

[3]徐苗厚,江森.重复性早期自然流内分泌病因研究的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4.3(2)178.

[4]张健.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病因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2003.10(4):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