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浅析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孙文清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孙文清

一、生活——数学

(一)数学源于生活但数学不等于生活。

不可否认,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但是,我们能否简单认为生活就是数学,用生活的外在形式来替代数学的本质属性呢?比如,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从生活入手,以一些三角形木架、自行车架等“不易变形”或“推拉不动”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然而通过观察我们又不难发现自行车架并不是一个三角形,而是一个四边形,那么四边形又怎么会具有稳定性呢?从进一步探究发现,这里所指的稳定性只是来自于铁本身所具有的硬度,焊接后仍不易变形。可见,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不是靠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的物体“拉不动”来说明的,更严密的界定应来自于数学本身的性质,即“边长确定,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就确定,这样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综观生活与数学,尽管生活给数学增添了现实意味,给数学以鲜活的生命色彩,但数学绝不等同于生活。生活丰富多彩,变幻莫测;而数学却是严谨的、确定的;生活具有形象性、个体性、随意性和直接性,而数学却具有社会性、计划性、抽象性和形式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满足于生活中的数学,而使“科学性让位于生活性”。

(二)数学应用于生活但不意味着生活即是数学的习题库。

学生在“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感受并理解数学思想,这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则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建立模型这一来路,至少在外延上有质的区别。这是由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将已知条件代入数量关系中求得结果仅是其中一个程序化的环节。在应用中,学生面对更多的还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以及对结果进行生活化处理。因此,只有让学生经历将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的内涵才是完整和丰富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生活提炼到数学的高度;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审视数学,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经验,理解和解释如上例的那些“变形数学”现象。

(三)“生活化数学”的三个特征。

数学不等于生活,所以无论是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还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它至少要符合以下特征:1.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2.符合学生经历和经验积累;3.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既不能彼此割裂,也不宜偏颇偏废。在落实“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时,教师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任何时候学生都可以从“生活化数学”中受益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更深入的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追求数学与生活在更高层次的有效整合,让二者和谐统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真正的精彩。

二、猜测——验证

“猜想——验证——结论”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猜想——求证”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猜测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波利亚认为:“参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从自由猜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思维;继而利用合情推理或逻辑推理验证猜测,从而理解概念,把握规律,知晓原理;最后设计延伸猜测活动,启迪思维,鼓励创新。

三、质疑——结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一理想目标指导下,现今的课堂也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这样的变化是浮华于表,还是入木三分?它带给学生的实质性受益又有多大?课堂上教师所谓的适当的引导和学生的热热闹闹的讨论,这个些程又是否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呢?没有任何的质疑何来创新,而没有创新又何来发展,没有发展又哪来进步呢?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起的最早,睡得最晚,学得最辛苦的人,可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中又有几个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