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细节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细节护理的效果

范俊霞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白银会宁730799

摘要: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室实施细节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输液室18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投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被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室工作的护理服务理念的细节,从点滴做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输液;细节护理

现阶段,随着患者对医院需求的不断提高及医院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护理工作无缺陷及病区服务达到患者高度满意显得越来越重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目的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细节决定成败,重细节服务,就是注重护理质量,它可以反映护理服务的质量,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2016年6月患者在我院输液室门诊随机抽取188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4例,男54例,女40例,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48.63±13.56)岁;观察组94例,男56例,女38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5.33±12.16)岁。排除标准:①儿童和老年患者;②伴抑郁调查不匹配,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精神障碍等特殊群体;③不完全填写问卷,判断其有效性。在性别的一般信息,两组无显著差异,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的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输液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服务措施的细节,对护理服务内容具体如下:

1.2.1加强对护士各岗工作流程的细化,每位病人输液要经过收药、配药和输液三名护士查对,输液完毕巡视护士拔针,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确保输液安全。

(1)收药查对岗安排专职护士负责收药,核对治疗单上病人姓名、药名等及药房所发药物,针对门诊特殊性,我科将“三查七对”中对床号改为对输液号。备一式二份号牌,一份号牌交给病人,另一份和药品一起放入药筐中。由于专人负责,严格把关,不仅纠正了相关人员的失误还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

(2)配液岗配液护士再次核对治疗单、药品和输液号,写瓶签签名,注明配液时间,配完液的空药瓶仍放回原来的药筐中,再次查对无误后将配好的液体按顺序依次放在治疗车上。由于配液室三面均为玻璃窗,护士的配药操作过程病人都能一目了然,透明度高,通过病人的“监督”,也避免了病人对护士操作产生不必要的担心。

(3)输液治疗岗输液护士查对病人时,不应直接称呼病人姓名,应用反问法,查对治疗单,核对液体和病人手中的号牌,将治疗单给病人或家属确认后,方可签单输液。切记必须挂治疗单,每输一组液体在治疗单注明该瓶液体的药名、剂量、接上瓶时间,签名。

(4)巡视岗为加强巡视和观察力度,减少陪护。安排巡视护士负责换拔液体签单和观察病人。为明确职责,巡视护士左臂戴红袖章,病人在大厅一眼就能看到。为便于重点观察某些特殊药物,用醒目的红色圆牌牌挂于需慢滴和有特殊要求的药液旁。

1.2.2加强护理细节质量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

(1)加强对护士护理差错安全防范教育,每周召开全科护士安全例会,围绕如何有效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及产生的原因,及时整改纠正。正确执行医嘱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门诊输液环境噪杂,病人多,更应注意查对。实行配药、注射、换瓶签名负责制,护士在收药、配药、注射前后必须严格查对,无误后执行并签名。加强护理差错的防范,做到“警钟长鸣”。

(2)针对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又忘记将未输完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输或输错液体这一安全隐患,在输液前告知病人输液的瓶数,挂治疗单,同时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己更换座位及随意调节滴数。输液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并向其交待注意事项,如不可擅自调滴速等,防止因输液速度不当引起不良后果。

(3)针对护士的性格特点,个性化调配和管理护理人员。在输液高峰季节和高峰时段,护士长采取弹性排班,动态调整为原则,合理调配护士人数,避免病人多,排长队引起的忙乱现象和护士精神疲劳,致使工作注意力松散或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或差错。

(4)作为护理人员,精通护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治疗和仪器设备的使用,专业技术操作精益求精,只有不断学习充实和更新知识,才能提高技术水平,保障护理安全,防止差错事故,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要重视业务技术培训,因为护理人员如果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都会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5)规范过敏药物的安全使用。对过敏药物注射前必须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及有无做皮试,告诉病人次日输液时间24h以内,否则须重做皮试。输液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抗生素应现用现配。使用新药前,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注意配伍禁忌。

(6)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是护理人员必须遵循的,护士操作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临床护理行为大多是个人独自进行,因此要求护士具备高尚的敬业精神,做到审慎和慎独,才能有效减少失误、感染和纠纷的发生。

(7)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更新护理观念。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态度要和蔼可亲,使自己在患者和家属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印象。护理人员热情的笑容,慈善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和端庄稳重的仪表,容易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和亲切感,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经常表扬鼓励、抚慰患者,帮助他们解除紧张和陌生的心理,争取在短时间内建立感情。

1.3评价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态度、输液室、巡逻的环境,护理人员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无记名投票调查,每个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由患者或者伴随着家庭成员完成。收集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患者的投诉。

1.4统计方法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满意度评分,两组患者的投诉进行两独立样本测试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被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输液室护患冲突主要集中在护患沟通不充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适,不及时治疗,护士疲于应付,加上患者或家属去看医生,因为长时间产生焦虑、不安在医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争议。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护理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繁忙工作的护士不主动观察导致护患纠纷。我们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细致的服务,以人为本,方便服务患者,建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投诉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正霞,于炳举,张纪云.零缺陷理论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22-23.

[2]郑新玲.对护理工作细节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5,5(9):94.

[3]张金梅,杨丽梅.入院接诊中的人性化护理.护理管理杂志,2004,4(1):34-35.

[4]朱桂兰,王伟,侯凤枝.实施细节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54-255.

[5]黄叶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B):1208-1209.

[6]覃朝莲.做好细节管理—丰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内涵.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