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物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物理干预

徐海英

徐海英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443003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8例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选择物理干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结果:物理干预措施对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良好。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使用物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深静脉血栓;物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BAE)因其疗效确切,止血彻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患者治疗后需绝对卧床,穿刺侧下肢需制动24小时,这样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对48例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于术后早期采取了针对性物理预防护理措施,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19~84岁,平均56.2±13.6岁;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5例(72.9%),肺癌13例(27.08%)均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护士详细告知其术中需配合事项,护士用宣教图片讲解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指导患者如何活动肢体及翻身。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30min监测1次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记录再次咯出陈旧性血液的颜色和量。1次/h观察穿刺侧肢体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搏动减弱或消失,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术后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给予物理干预措施。

2术后物理预防措施

国内外最新版预防DVT权威指南[2,3-6]推荐3种物理预防措施: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梯度压力弹力(graduatedcompressionstockings,GCS)和足底静脉泵(venousfootpumps,VFP),其主要机制是模仿机体活动时腿部或足底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其淤滞,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我科采用了其中的前两种措施。

2.1间歇充气加压(IPC)

间歇充气加压设备是将一次性的或可重复使用的充气腿套固定于脚踝至大腿处,通过加压泵在充气腿套中反复吹放气,在脚踝、小腿和大腿处分别施加45、35和30mmHg(1mmHg=0.133kPa)的压力,以模

仿骨骼肌以波浪形泵血的形式加强腿部深静脉的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回流,防止凝血因子因血流缓慢而聚集黏附血管壁,达到预防DVT的目的。此外,研究已证实IPC的使用有纤溶作用,可以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生成,从而增加内源性纤溶活性,防止血液凝集;使用IPC后还可以影响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使内皮细胞释放NO,引起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的流动。

2.2梯度压力弹力袜(GCS)

GCS是把具有弹力压缩的长袜穿套于脚踝至大腿,脚踝处的压力最高,产生逐级递减的压力,以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缓解疼痛和肿胀,加快血流速度以预防DVT。目前,广泛使用的GCS有两种类型:大腿长袜和膝下长袜。GCS长度的选定取决于患者大腿的长度,Gao等[7]在研究中通过测量大腿周长以选择GCS的长度,若大腿近端周长大于63.5cm,选择大腿长袜;测量小腿最长周长以选择GCS的型号,若小腿最长周长小于30.5cm,选择小号GCS;若小腿最长周长大于38.1cm,选择大号;介于之间的,则选择中号。但GCS的使用还是需要个体化的定制。

3物理预防的时间和频次

GCS于术后穿戴隔4~6h后改用IPC,IPC的每次使用时间设为2h,3次/d。

4物理预防的效果评价

48例患者术后第三天均进行了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无一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IPC和GCS这两种物理预防设备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重要措施。使用IPC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DVT,也节省了大量的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GCS的使用要依据个人的腿型和粗细,需要制作个体化的长袜,并且长袜的穿戴不利于腿部皮肤的呼吸和排汗,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5小结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使用物理预防DVT的效果是肯定的,而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花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吴先杰,邢志珩,田静,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J].中华呼吸结核杂志,2010,33(10):754-756.

[2]GeertsWH,BergqvistD,PineoGF,etal.Preven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8thEdition)[J].Chest,2008,133:381S-453S.

[3]GouldMK,GarciaDA,WrenSM.PreventionofVTEinnonorthopedicsurgicalpatients:antithrombotictherapyandpreventionofthrombosis: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9thEdition)[J].Chest,2012,141(2):e227S-e277S.

[4]NationalClinicalGuidelineCentre(UK).Venousthromboembolicdiseases:themanagementofvenousthromboembolicdiseasesandtheroleofthrombophiliatesting[M].London:RoyalCollegeofPhysicians(UK),2012.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7(7):605-607.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6):602-604.

[7]GaoJ,ZhangZY,LiZ,etal.Twomechanicalmethodsforthromboembolismprophylaxisaftergynaecologicalpelvicsurgery:aprospective,randomisedstudy[J].ChineseMedicalJournal,2012,125(23):4259-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