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宋正辉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很多原有公路无法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需要进行改扩建,而山区对比平原地区,因地形地貌等条件的限制,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相对复杂。本文主要是针对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山区;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很多地区,特别是山岭地区的公路面临车流量不断增加、交通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为了使公路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高通行水平的功能,故需要对这些地区的公路进行改扩建。而在实际的改扩建项目中,路线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改扩建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对路线设计进行深入分析,阐述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和设计要点。

1山区公路改建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原则

山区公路改建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原则主要是体现在避让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两个方面,公路路线设计不仅影响到桥梁、涵洞、挡防工程等主要构筑物的工程量,更将影响公路效益的发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造价及社会群众的满意度,是公路设计的“主心骨”。

1.1避让性原则

避让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在工程层面上对不良地质进行处理时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即便结果如何安稳牢固,在理论上均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将成本和风险都降到最低的最佳方法就是避让不良地质条件。同时,该方法符合现阶段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基本政策。除无法避让的情况外,其它都应以避让为优先考虑方案。

1.2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主要表现在,因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而且近期与远期的交通量都相对较少,可使用的资金不多,时常采取分多期进行实施的方法,所以路线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一次性设计,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充分考虑它的配套措施,以及与二期或三期实施的工程之间良好衔接。当遇到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做好整体统筹,为后期工程顺利实施预留足够空间,从而使其整体功能可以有效实现。比如有滑坡这一情况时,应设计对日后工程建设有利的措施来防护,如岩面植草防护、完善截排水措施等。

2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

2.1线形指标灵活运用

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之一是线形指标灵活运用。山区公路如果严格按照唯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线形设计,难免会出现高填深挖路段,破坏沿线生态环境,引发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特别是对一些越岭线路,工程代价太大。根据JTG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同一公路项目可分段选用不同的技术等级,同一技术等级可分段选用不同的设计速度。改扩建公路应采用改扩建后的公路技术标准和指标,对于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因提高设计速度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灾害,增加工程造价或对环境和文物保护有不利影响时,经论证可维持原设计速度和指标。据此,对于山区改扩建公路特别是由等外公路提档升级为公路,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40km/h设计速度及对应的线形技术指标,还可采用分段局部限速30和20km/h及对应的线形技术指标,即在20~40km/h区间内,有灵活运用线形指标的空间。

2.2平曲线设计

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之二是平曲线设计。山区低等级公路选线中常依据地形、地质选线的原则,平曲线顺应不规则的地形走向,会出现无缓和曲线、小半径圆曲线直接相连的不良线形组合,曲线长度过短,造成行车频繁转弯,不利于行车安全。山区公路改建中,在最大化拟合现状公路平面线形的基础上,通过裁弯取直、加大圆曲线半径、增设缓和曲线等措施来优化平曲线线形。

2.3纵断面设计

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之三是纵断面设计。山区公路常有越岭线,路线起、终点高差大。在现状低等级山区公路中,为尽快克服高差,缩短路线展线长度,降低工程投资,采用长、陡纵坡,陡坡和小半径圆曲线的不良线形组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山区公路改扩建中,可采取控制平均纵坡,通过展线实现坡降,在长、陡纵坡中加设缓和坡段等措施来保障行车安全过渡。

2.4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建设

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之四是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公路的主要功能是用于道路运输业,应用的对象是客车和货运车,并不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但是山区道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主要应用对象是小轿车、行人及非机动车,车流量比公路要大,道路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人流量比公路也要大得多,而且人流走势散乱、没有秩序。在改建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快地建成山区道路,一定要注意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设置,秉承着“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而不是“以车为本”。公路的路面较为狭窄,在建为山区道路的过程中要加宽路面,准确地测量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最小宽度,给行人和非机动车留出更多空间,保证他们的出行安全。设置人行道时要综合考虑山区中的一些特殊群体及山区中日常的交通情况,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铺设的砖石要注意防滑,将山区中的路灯、信号灯、绿化带、地下管道等公共设施合理地安置在人行道上,不要占用过多的空间,并且应当设计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等附属设施,使人们更能方便安全的出行。在公路改建设计时,还可以在道路两旁添加护栏、雕塑艺术、盆栽景观等景观,彰显城市的人文特色,优化山区的环境。

2.5山区道路附属设施的建设

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之五是山区道路附属设施的建设。公路在修建时只有两列双向车道,中间用隔离带分开。把公路改建为山区道路以后,需要将道路加宽,并且加上人行道、辅路、非机动车道,根据情况还可以添加公交车专用车道。加宽路面要根据标准进行,实际测量之后决定是拓宽一边,还是两边一起拓宽。公路一般都是在很久之前修建的,常年过车使得路面发生下沉的现象,设计师就要想办法,避免加宽路面时发生开裂、坍塌现象,并且要处理好路面加宽之后的道路之间出现的缝隙。可以将之前填补公路的物料清理出来,将沥青灌入缝内,在整个道路上再铺设一层沥青进行加固处理,强化道路的连接稳定性。

2.6对于穿过场镇的山区公路改扩建

山区改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方法之六是对于穿过场镇的山区公路改扩建。山区公路在穿过城镇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快速聚集,原有公路拥堵不堪,且由于建筑物限制对原有公路进行拓宽改造的征地拆迁压力很大。所以在对于场镇段道路一定要考虑绕场镇线的建设,并且需要对原路进行路基路面改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结合雨污水管网进行综合改造。在选择绕场线时,既要考虑原有群众的出行习惯,也要兼顾乡镇城镇发展规划,处理好改线与老路的搭接点,让沿线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公路改造后带来的便利,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严格遵循山区公路改建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原则,进一步的提升老路的利用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满足区域建设的各种需求,保证公路改扩建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勖.公路改山区道路的衔接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5):125-127.

[2]李清,曹峰.公路改山区道路的衔接设计[J].交通世界,2017(32):67-68.

[3]王建锋.公路与山区道路立交改造方案设计[J].中外公路,2018(6):3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