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肩挑”辅导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关于“双肩挑”辅导员的思考

李颖

李颖

河南大学475000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当前“双肩挑”辅导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难以破解学习、教学科研任务重,思想压力大等。面临这些难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从“短期专职”向“职业化”方向转变;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进程。

[关键词]“双肩挑”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

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成功实践。“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特色是向高学历和能力发展,新形势下“双肩挑”辅导员面对激烈竞争与过大的工作压力,经验不足、能力受限和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以及职业化问题困扰。建议积极为他们做好辅导员工作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加强对“双肩挑”辅导员的科学培养,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良性循环。

一、高校“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考证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在高校中率先提出并在清华大学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办法是选拔学习成绩优良、政治觉悟高的党、团员担任辅导员,“半脱产”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种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形象地称为“双肩挑”,一肩挑专业学习和工作,一肩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清华大学这一做法很快对全国高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院校也先后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了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双肩挑”辅导员制度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以青年教师为骨干,以研究生为主体,以本科生为补充,并进一步明确了分配原则。

二、高校“双肩挑”辅导员模式面临的挑战

就目前而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兼职并行,“双肩挑”辅导员模式仍在大多数高校被广泛采用,这些“双肩挑”辅导员有的是在读研究生、本科生,有的是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原有的“双肩挑”辅导员模式开始受到挑战,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难以适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发展趋势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双肩挑”辅导员在学习、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上难以并重。他们往往因学习、工作等原因在某些工作环节中会出现“虚位”现象,“辅而不导”情况普遍存在。角色和时间的冲突,使他们精力分散,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或教学中。

(二)是“双肩挑”辅导员模式不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所谓职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所谓专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工作看作是一项专门技能。“双肩挑”辅导员工作的流动性,使之无法系统接受专业化训练和素质培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双肩挑”辅导员身上更无从谈起。

(三)“双肩挑”辅导员自身专业性不强,客观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当今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面对学生对新知识、新环境强烈的学习愿望,加之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塑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由于事务性工作过多,“双肩挑”辅导员自觉不自觉地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不能给予很好地回答。

三、解决对策

(一)是充实专职辅导员队伍,减少“双肩挑”辅导员数量,逐步实现由专兼并重向专职为主导过渡。将专兼职辅导员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以专职为主体,兼职为补充的专兼职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辅导员队伍,对于优化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对专职辅导员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男女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专职辅导员队伍结构,做到老中青相结合,平衡男女结构,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称层次,以加强专业研究,推进其向专家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高校生源的不断增加,辅导员普遍感到工作任务繁重,事务性工作挤占思想教育现象比较普遍。为此,在不大幅增加学校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兼职辅导员作用,不失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二)是要稳定专职辅导员队伍,实现从“短期专职”向“职业化”方向转变,让有志于做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人安心从事辅导员工作,更新观念是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关键,必须要消除辅导员是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一是高校要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辅导员队伍尤其是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辅导员也是学校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鼓励其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二是辅导员自身要更新观念,明确自身定位,树立牢固的专业化意识,努力强化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较好地把个人事业发展与学校宏观发展有机结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开阔视野,放眼未来,长远规划,立志成为一名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专家。三是要建立保障机制,完善辅导员的评优奖励制度,通过考核,对优秀的辅导员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特别考虑,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毕业生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三)是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进程。一方面辅导员要有明晰的角色定位,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它不仅要求辅导员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将学科专业的专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化二合一,完善专业结构,成为专家型的学生工作者。高校要制着力培养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开阔辅导员的视野、拓宽辅导员的思路、提高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水平,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努力使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成才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方面的人才,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蕾:《“专业化+职业化+人文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建设的三个维度》,《科教文汇》2007年8月上旬刊。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新思路》,上海市学校德育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及创新机制研究”成果之一。

[3]马福运:《“双肩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