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既有铁路改移释放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既有铁路改移释放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初探

杨泽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改移铁路沿线空间处置不当将给城市带来诸多问题,但也为城市空间发展重构提供了机遇。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改移铁路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城市改移铁路的现状,从景观恢复、交通置换、设施配置等方面对城市改移铁路释放土地综合利用进行了探究,期望有效盘活改移铁路资源,优化和修复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改移铁路;城市空间;综合利用;缝合城市

1.引言

在我国城市发展中,铁路对改善城市对外交通状况、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结构无序蔓延,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割裂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许多城市政府借助高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升级,将原有位于中心城区的既有铁路改移至城市郊区,减少铁路对中心城区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本交通运输功能的铁路用地如果处置不当,将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建设带来诸多困扰。但同时也为城市更新和复兴提供了重要契机。改移铁路具有深刻的城市发展印记,独特的线性空间串联起城市不同的片区,通过多元化的更新和再利用为这些灰色空间寻找新的“连接”和“填补”,使其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重塑城市空间结构。

2.城市改移铁路释放土地的现状特征

改移铁路区域是一类较为典型的城市空间,随着城市的扩张,铁路由最初位于城市边缘变为位于城市之中。由于它对城市空间的割裂,使这类地区成为诸多城市矛盾集中的地区。它的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①改移铁路沿线环境较差,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形象;②与周边城市功能区缺乏有效互动;③包含商业、娱乐、办公、居住、工业、仓储等多种属性,功能多元,用地杂糅;④铁路对城市交通的阻隔明显,使铁路两侧空间交通联系薄弱;⑤城市空间被铁路割裂,空间缺乏连续性。⑥铁路是城市工业文化的载体,是对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忽略铁路旅客对城市景观的感受,面向铁路的城市界面往往成了城市的“背面”,铁路沿线区域也成了城市中的消极空间。因此,改移铁路沿线区域的综合利用应从产业提升、功能整合、交通优化、城市风貌与景观营造等多个维度展开,进行多目标导向的功能再利用。

3.改移铁路释放土地再利用的意义

3.1社会和经济意义

城市改移铁路用地开发潜力及环境增值空间巨大,通过再利用能有效激活城市活力,改善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城市内部格局,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改移铁路用地往往区位优势较好,拥有很大的开发价值,通过梳理整合沿线土地资源,盘活既有铁路沿线土地资产,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打造城市新的形象,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2生态环境意义

对城市改移铁路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利用能够丰富城市景观环境,通过利用改移铁路用地线性连续的空间特征,形成城市生态通廊,由消极空间转化为积极空间,既弥补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丰富的游憩休闲场所。

3.3历史文化意义

铁路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类对城市发展的珍贵记忆,体现了很强的时空连续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改移铁路区域是城市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区域的载体中寻找形成该区域精神的视觉表象,把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工业文化及人文历史表达出来,保留城市曾经那段独有的历史与文化,承接过去和未来。

4.铁路既有改移释放土地利用模式的建议

在改移铁路释放土地再利用过程中,通过城市道路再布局、景观绿地重构、城市轨道置换和公共服务设施织补等方式,重塑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土地用途、补充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交通联络等方式重新与周边区域建立起功能与交通上的有机联系。

4.1城市道路系统再布局

改移铁路曾经撕裂了城市空间,阻塞了城市道路交通的通畅,破坏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完整性,成为城市交通联系的屏蔽障碍。因此改移铁路应首先从弥补道路交通系统完整性出发,从城市总体布局的角度考虑,补充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的“断点”,改善道路沿线土地空间的可达性。由于城市道路系统建设使得沿线土地的适宜功能以及市场吸引力发生变化,影响到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的重新布局,对沿线土地利用开发有着强烈的刺激及空间吸引效应,将促进和推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改移铁路廊道空间有限,一般不适合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仅作为次要干道或支路,再通过对现有道路密度与交通量等数据的分析来决定是否需要现有路网进行补充,同时,避免对城市敏感区域的干扰。

综合分析改移铁路的区位以及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关系,可以将部分地段与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和周边用地发展现状统筹考虑,对改移后释放的狭长用地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改造成城市商业步行街,吸引城市人口娱乐消费,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经济效益。例如陇海铁路步行街改造集购物、文化、餐饮、娱乐和旅游观光为一体,是目前连云港市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集中区。芜湖凤凰美食街也是改移铁路再利用形成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的优秀案例。

4.2城市景观生态重构

城市空间作为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由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空间相集成。改移铁路作为一种城市廊道,曾经对整个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产生严重干扰。在城市开放空间紧缺的今天,有机整合既有铁路改移区域生态景观与城市空间,可增强城市空间的连通性和延续感。充分利用改移铁路释放土地进行景观生态恢复,建设城市的自然生境、绿色斑块,为破碎的城市景观系统注入具有修复功能的新鲜血液,是恢复城市生态结构破坏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改移铁路的位置、走向、沿线的景观特征及周边区域用地性质等要素的研究,合理选择生态景观的主要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文化、休闲和生态作用,实现城市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带动片区生态、商太、文太的恢复。

改移铁路景观的更新一方面继承了辉煌的工业文明,是城市记忆的纽带;另一方面,将工业遗迹的改造与现代生活进行整合,不仅改变了场地原本荒凉的外貌,而且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绿色活动空间,给城市生活带来新的生机。考虑城市景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相结合,完善提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质量,以铁路遗存为核心,拓展文化活动内容,构成功能健全(游、息、赏、悟)、形式多样(原貌展示、文化陈列、符号标识等功能)的特色公共活动空间,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综合考虑城市的景观建设与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结合,旨在完善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例如纽约曼哈顿“高线”是将废弃了近30年的高架铁路改建成一座高架公园,发挥了休闲游憩、旅游观光和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台湾东丰子行程绿廊和巴士底步道及高架艺术区也是废弃铁路功能拓展的优秀案例。厦门铁路文化公园由鹰厦铁路战备延伸线改造而成,沿线串起金榜公园、万石山植物园、虎溪岩、鸿山公园等厦门岛主要景区,成为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景观廊道。

4.3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置换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同的城市交通方式并行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改移铁路的利用和改造,为弥补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供了可能。利用改移铁路释放的土地资源参与城市交通无论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骨干体系,还是从节约投资、盘活铁路存量资产、进行资产经营来看,都具有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意义。将改移铁路改造成城市轨道交通,除考虑城市现有的及未来可能具有的空间结构外,还需考虑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对其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通过主要站点的设计来体现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同时,应当注意其在低碳节能等方面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武汉轻轨1号线是利用京汉铁路旧线的太平洋至卢沟桥段改建而成。南京市将宁芜铁路搬迁后的释放用地就地改造,转变为南京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

4.4城市社会服务网络织补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指广泛分布于城市中服务于广大市民的商业、娱乐、教育、医疗及文体等基础服务设施,具有社会性、基础性、服务性、综合性等特征。分析评估改移铁路沿线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与容量,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缺失清单,利用改移铁路废弃工业或仓储区域及场站,调整城市用地规划局和用地性质,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织补缺角的社会服务网络,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果改移区域用地规模较大,应进行必要的商业和住区开发,不仅可以活跃区域经济板块,提升人气,也能为改移铁路其它区域的再利用提供经费,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5.结论

改移铁路虽然曾经对城市环境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也是城市发展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了城市居民的历史记忆。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改移铁路的现状特征,承袭对自然、场地的尊重,挖掘改移铁路区域场地本身的景观特质,对释放用地重新规划改造,因地制宜的通过景观绿地重构、城市轨道置换、城市道路再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织补等方式,营造出独特的铁路场地精神,将改移铁路的再生潜力、历史价值和景观特色与城市的功能需求完美契合,形成改移铁路与周边空间区域的良性互动,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耿建华.浅析铁路闲置土地的开发与利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4):15-16.

[2]董蓉.基于绿道理论的浙江省废弃铁路改造与利用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8-11.

[3]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17-20.

[4]冯艳.滁州中心地段废弃铁路区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21

[5]卫超,顾保南.欧洲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及其启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1-14.

[6]王灏,田振清,周楠森等.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7]陆明,王文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