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感悟做人境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从论语中感悟做人境界

温馨

温馨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通过对论语的解读,感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境界。在不同的人生年龄阶段我们需对自身有不同的要求准则;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我们要学会在知识中寻求快乐;华而不实并不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实际需求,我们应学会提升自己争取做到内外兼优;文才兼备才是我们所寻求的完备人才。

关键词:而立;不惑;乐之者;文质彬彬

《论语》之所以千百年来备受追捧,根本原因在于“做人”:帝王管理国家,君子修身立业,老百姓安居乐业也都需学做人。对于它标榜的做人规范,你不一定愿做、能做,但你无法避开,更不能漠视,因为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对于如何做人,孔子给出了泾渭分明的答案:做君子,不做小人。君子,寄托了孔子一生追求的做人理想,包含了孔子对社会、对政治的满怀期望。在此,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对做人的境界有所感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同年龄不同做人准则。子曰:“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明白了一切事物的道理而不在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从来不会逾越法度。”)——为政第二[1]

我们对孔子的这一段话不陌生,尤其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更为三、四十岁男士对照自己的一面镜子。“三十而立”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在30岁左右,经过勤奋刻苦的努力,完成了对“礼”的修养了。在今天人们对“三十而立”有了新的、不同的理解和应用,即到了三十岁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了。尤指男人“三十而立”意在说明男人三十就应该立业。在现今社会上,由于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压力导致大批的年轻人没有完全认识与做到“三十而立”,而成为了啃老族,他们到了“而立之年”,可是没有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只是一味的享受。有句俗话叫“人到四十不学艺”,因为三十几岁如果仍然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依然身无所长甚至无所事事,就难以所有成就。如果这一类啃老族寄生下去,也就意味着他们以后难以有所成就,甚至会造成更大影响,殃及他人。

“四十而不惑”的意思就是说在40岁左右,对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人到了四十岁,走到了人生的中场,就不会再有什么困惑了,应该活的通灵、豁达、淡然。一个人一旦进入奔四的冲刺阶段,不免有一种慌惑,感叹岁月的流逝,匆匆太匆匆。40岁,万虑聚于一心,万苦就集于一身,是活得最累的人。在社会,他是中坚,是骨干,怯懦不得;在家庭,他是柱石,是主心骨,动摇不得,老与少成掎角之势,需要扶老携幼,左顾右盼。众多的角色得演得个个到位;众多的面具,需戴得不露痕迹;众多的台词得说得恰如其分;众多的场合,须应付的洒脱自如……为不负众望。“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孔子说是自己七十岁达到的一种状态,实际上讲的是做人的一种至高境界。表面上看,“从心所欲”与“不逾矩”是矛盾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一旦率性而为,完全按自己的主观意识做人做事,就会不顾他人的感受,不受规范的制约,并处处侵害他人的利益,肆意践踏公共规则和法律制度。但孔子却能做到既“从心所欲”,又能“不逾矩”,那就只能是你之所欲正好合乎规范,也就是犯规逾矩的事根本想都不想。这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恰到好处的圆融境界,是人生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对于此时的我们,正是快要而立之年,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更要为之后的行为做充足的准备,不能成为那种“三十不立,四十有惑”之人。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个内外兼优的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朴实胜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雍也第六[3]。

“文质彬彬”是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文静而有修养。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成语也来自《论语》,来自孔子的创造,而且是被孔子作为人的一种境界提出来的。“质”的人表现出“木、讷、刚、毅”的特点,有他品行敦厚、坚持原则的优点。“文”是指史书礼乐等外在的文饰,它可以让人知识广博、情趣高雅。如果“质”多文少,则会显露出呆板僵硬、不知变通、粗野无礼的缺陷;反之则表现得浮夸虚伪,似无根之草,让人觉得不可信。这里“彬彬”是“融洽、统一”的意思,所以只有“文质融洽,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质胜文则野”,也固然不好,但与“文胜质则史”比较起来,质应该更重要,否则就容易陷入以貌取人之中。所以人们在对待人和事物的时候,不可紧紧盯住眼前的这么一点点表象,因为他这反映了这个人或者这件事的外在状态。一个人是否应该被看重,重要的淡然是看他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学识修养,至于外在的容貌、装饰以及言谈举止等,其实都是次要的。无论是选才用人还是结亲交友,有见识者当然要以此为标准。当然,能够“质”与“文”俱佳更好,但是切记不可因“文”而废“质”。否则,一旦被外表迷惑,得到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废物。

使于四方,不辱使命——知识固然重要,能力与实干也很重要。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却办不了;派他出使到其他诸侯国,却不能独立地去谈判交涉,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子路第十三[4]。

求学问道固然有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但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能帮助自己做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但不少人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把“追求学问”本身当成了唯一目的,当他从书斋走到外面广阔的天地时,便茫然不知所措,似乎到处都是成堆的问题,而自己的满腹经纶竟毫无用武之地。现如今不少硕士、博士离开校园到社会上就职,干起实际工作还不如一个本科生甚至大专生,就是“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的典型表现。在今天,“授之以政”而能“达”,“使于四方”而能“专对”的表现,就是具有完成使命、完成任务的之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以致用知识重要,能力与实干精神更重要,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做完事情是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教导言犹在耳,今天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你不甘平庸,就要从“实干”入手,走稳自己的人生路。

在人生中,如果我们能达到随年龄准则处事;寻求快乐人做事;追求内外兼优文才兼备而幸福,那么我们也算是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了。

参考文献

[1]迟琢.读懂论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

[3]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4]东方桥.论语现代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1.

[5]陆胤.孔子先尽人事后由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