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刘洪淼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150088

【摘要】目的:通过对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康复情况。总结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施以手术治疗以及药物靶向治疗。结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针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明确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复杂多变,其发病器官种类较多,治疗过程较为繁琐,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并且没有明确的良恶性界定,给医学工作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如何快速有效的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医学难题,想要攻克这一病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下面将为读者介绍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它可以起源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目前认为,其可能起源于胃肠道的cajal细胞。C-kit或PDGFRA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被认为是GIST发病的主要机制。GIST对常规的放化疗不敏感,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明显的改善了GIST的预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状态对判断疾病发展过程、预后及对分子靶向药物疗效有重要意义。下文将针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自愿,并对本次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及具体措施享有知情权。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0例胃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9例(59.00%),女41例(41.00%)。中位年龄56(15-82)岁。原发部位以胃(37%)和小肠(35%)为主,转移部位以肝脏及腹腔最常见。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阳性率95.0%,DOG1阳性率88.1%。完善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分析,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我们想要治愈某种疾病就要对其发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状况、治疗的具体方法及疗效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获得全面的资料,才能将其有效的运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造福于广大患者。

1、2方法

估计手术能够完整切除且不会明显影响相关脏器功能者,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切除。近年的NCCN指南已经明确,如果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可以行活检。需注意不适当的活检可能引起肿瘤的破溃、出血和增加肿瘤播散的危险性,应该慎重。在进行手术前,可以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术前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意义在于减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联合脏器切除,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增加根治性切除机会;对于特殊部位的肿瘤,可以保护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瘤体巨大、术中破裂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可以减少医源性播散的可能性。

1、3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百分比均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数据。

2.结果

大体形态上观察,GIST大小不等,差异明显,多数界限清晰,但肿瘤纤维包膜不明显,表面光滑,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可有出血、坏死、黏液变和囊性变;肿瘤多为实性,质韧易碎,切面呈灰白色,灰褐色和灰红色,呈编织状、均质状、鱼肉状。恶性程度高的GIST界限多不清晰,质软,呈鱼肉样外观,可与周围组织发生炎性粘连或直接浸润。GIST发病率为6.5/1000000-14.5/1000000,占胃肠道肿瘤1%-2%,可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如食管、胃、小肠、大肠、肠系膜和腹腔。其中胃是GIST好发部位,约占65%;其次为小肠,约25%。发生于小肠、腹腔的GIST多向腔外生长,肿瘤细胞易穿过浆膜造成腹腔种植转移,患者生存率较低。有研究表明,原发于胃的GIST患者生存率为77.7%,明显高于小肠的50.9%和胃肠外的50.3%。生物学特性复杂,有多向分化潜能,不同GIST患者侵袭危险度不同,即复发转移可能性有差异,目前尚缺乏可完全准确评价GIST生物学行为标准。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完成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不断的完善其医学方面的资料,给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同时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缺。

3.讨论

本研究中,GIST发病年龄高峰在40-70岁,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与国内既往的文献报道相似,与西方GIST病人(58岁)亦相似,男女比例为1.44:1,略高于西方病人的比例1.27:1。胃与小肠是GIST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占总体发病率70%以上,但与国外报道不同的是,西方GIST病人原发于胃的比例明显高于小肠,而本研究中二者的比例接近1:1,这与既往国内报道是类似的,提示东西方GIST病人在肿瘤发生部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原发于胃与小肠的GIST在肿瘤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对东西方病人的预后造成不同影响。同时发现原发于胃与小肠GIST的复发转移部位以肝脏和腹腔为主,而直肠GIST复发转移部位多为盆腔,这与解剖部位及血行转移特征是吻合的,亦提示在监测GIST术后复发转移时,可据不同的原发部位采取适合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党运芝,高静,李健,等.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分型:附660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16(1):61-65.

[2]沈琳,李健,秦叔逵,王坚,等.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1):1025-1032.

[3]宋彬,杜鹃.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质,2015,29(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