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检测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婴幼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检测意义分析

普菊华胡陶李妮周宏刘荣均蒋秋明

普菊华胡陶李妮周宏刘荣均蒋秋明(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650032)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2例婴幼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日本OLYMPUS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做血清总胆汁酸及胆红素检测,分析总胆汁酸与胆红素间的相关性。结果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患儿血清TBA明显高于以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且总胆汁酸增高的黄疸患儿均有肝实质受损。结论血清总胆汁酸可作为肝实质受损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黄疸,婴幼儿总胆汁酸【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172-01

黄疸是婴幼儿时期肝胆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当血清总胆红素含量>34.2umol/L时即可出现皮肤、巩膜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越高皮肤黄疸就越重[1];而血清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以及肝肠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健康人血清胆汁酸水平较低,在肝实质损伤时血清胆汁酸可显著增高,现已将该指标作为肝实质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胆汁郁积症的诊断也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TBA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婴幼儿黄疸时血清胆红素与TBA检测的相关性我们对42例婴幼儿黄疸患儿进行了血清胆红素、肝功能及总胆汁酸的检测,了解三个检测项目对判断婴幼儿黄疸严重性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42例我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男23例,女19例;年龄1月~6月31例,6月1天~1岁11例;发现皮肤黄染就诊。

1.2方法1.2.1标本采集42例患儿禁食3h无菌抽静脉血2ml,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检。

1.2.2检测项目及仪器应用日本OLYMPUS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其中TBA采用循环酶法,参考值范围0~15μmol/L,试剂盒购自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LT采用酶法,试剂盒购自浙江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TBIL和DBIL采用钒酸盐氧化法,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按DBIL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DBIL正常组及DBIL增高组。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SPSSl3.0软件,采用t检验。

2、结果按DBIL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直接胆红素正常组及直接胆红素增高组,见表

3讨论黄疸是婴幼儿时期肝胆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小儿出生1个月后,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3.4?mol/L,间接胆红素13.7?mol/L[1],TBA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具有促进脂类消化吸收、抑制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维持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的作用,约80%~90%的TBA被肝脏吸收而使血清中胆汁酸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通常认为肝细胞是合成及摄取TBA的场所,它具有很高的器官特异性,只要肝细胞发生损害,患者血清的TBA很快升高。本次应用的TBA的检测方法是多种TBA检测方法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循环酶法,该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反应迅速等特点[5],因此检测方法先进。魏氏认为血清TBA水平检测可作为肝脏功能改变的重要指标,甚至优于其他肝功能试验[3],DBIL是反映肝脏排泌胆汁功能的指标,DBIL与TBA有共同的肠肝循环特点,胆汁淤积时两项指标血浓度均增高。

本组黄疸病例通过同时检测血清TBIL,DBIL及TBA指标,结果显示高DBIL组病例的TBA检测显著高于正常DBIL组,两组TBA检测值经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高DBIL及高TBA可以特异地反映肝细胞受损及胆汁淤积。在各项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中,ALT虽可灵敏的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但在胆汁淤积时,ALT仅轻度增高。DBIL虽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情况,结果显示其上升的程度不如TBA[4]。宋氏提出血清TBA水平是可同时反映肝脏分泌状态、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伤三方面的血清学指标[2]。因此在婴幼儿黄疸的病因诊断时如存在血清DBIL及TBA同时增高,提示患儿存在肝功能损伤及胆汁淤积。

参考文献[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褚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第3版,1480:1482[2]宋国培.正确判定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1997,1(2):14[3]魏有仁,孙先高,蔡湄.血清总胆汁酸的酶法测定及其评价[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3,16(1)t11-14.[4]丘国琨.黄疽患儿血清胆汁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J]2000,15(2);111[5]王前,王建中主编临床检验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1版,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