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的外渗发生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降低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的外渗发生率

谢青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

摘要:目的:将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用于疼痛科患者中,评估对降低患者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35例归入参照组,此阶段尚未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35例归入实验组,此阶段已经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参比2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比较于参照组,形成数据对比差异性,实验组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比较于参照组,形成数据对比差异性。结论:疼痛科患者采取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能将其外渗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外渗

引言:外周静脉输液属于比较常见的护理操作,不过,部分患者的输液液体出现外渗并渗入到其皮下组织,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感,严重的时候引发相关组织出现坏死现象。所以,加强相关管理干预,将输液液体外渗情况明显减少十分重要[1]。本文在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前后于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各抽选35例,研究将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应用于疼痛科患者中对降低外渗发生率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35例看成研究资料并归入参照组,此阶段尚未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男:女是20:15,年龄最低27岁到69岁,年龄平均值是(48.94±3.47)岁;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35例看成研究资料并归入实验组,此阶段已经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男:女是21:14,年龄最低26岁到67岁,年龄平均值是(48.96±3.42)岁。参照组以及实验组疼痛科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学工具参比,计算结果是P>0.05,不存在数据对比显著差异。

1.2方法

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具体如下:第一,将品管圈构建,圈长是谢青(36岁,护师,本科),圈成员有2名,包含徐锦红(38岁,护师,本科)和余婷(29岁,护师,专科)。第二,针对外周静脉输液发生外渗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制定。第三,实施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1)予以静脉穿刺的时候尽量采取前后持针的穿刺方式,在进针之前将针体和血管的长度进行比较明确进针的长短,进行穿刺的时候使患者不需进行握拳,使其自然放松;对老年人进行穿刺之前,将血管特征充分掌握,促使血管充分的暴露,对血管走向、粗细及深浅情况充分了解,进针的时候保证快、准、稳。(2)在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基础上,将管径比较细、长度比较短、管腔比较少的导管选取,对于符合留置针相关标准的患者建议采取留置针,防止对患者的静脉进行反复的穿刺。(3)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对患者的输液状况予以严密关注,一般出现液体外渗现象立即处理。

1.3指标观察

(1)计算并关注2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2)计算并关注2组患者的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70例患者数据添加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算,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用例数(n)或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数值参比意义存在。

2.结果

2.1参比对照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

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参比于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充分展示统计学数值参比意义。

表1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研究对比

3.讨论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手段,然而,液体外渗是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疼痛科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并将安全的输液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圈长对圈员组织了培训以及学习(如图1)。圈员于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中得益,圈员对外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存在更加深入的思考,能够将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动察觉,主观思考之后可以适当的解决方法提出,有助于疼痛科整体护理工作的管理质量提升[2-5]。此文数据呈现,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对比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体现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应用于疼痛科患者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疼痛科患者采用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能将其外渗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映香,冯凤谊,李希如等.两种方法处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5(6):1249-1250.

[2]张庆庆,曹慧梅.“品管圈”在危重症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8):2555-2557.

[3]钱宇,彭娜,陈颖等.PDCA循环在外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5):164-166.

[4]胡惠芳,邵小宁,高秀丽等.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2):57-60.

[5]袁艳亭,徐丹,王媛等.静脉穿刺层级管理在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