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设工程计价模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国内建设工程计价模式浅析

冯玲玲1吕庆平2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30010

摘要:本文在介绍相关建设工程计价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建设工程计价模式的研究和对比分析,提出我们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计价模式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我国造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计价模式、计价依据

一、相关理论

1.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即在统一的建设目标前提下,项目各参与方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原理为基础,以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为导向,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方面的造价管理,以实现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及各参与方的经济权益。

2.定额计价

定额计价即根据国家统一发布的计量规则和预算定额对招标文件及图纸中的相关内容以价格的形式进行反映,并根据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指导价和市场价格进行材料价格的更新,以形成直接工程费用,根据相关规定计算工程间接费、规费和税金,最后汇总确定建设工程总造价的计价模式。

3.清单计价

清单计价即“量价分离”,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进行报价的计价模式。与传统的定额计价相比,清单计价将工程计量的风险转移给招标方,同时也给投标方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投标方可充分利用本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自主报价,形成市场定价,是目前国内主推的计价模式。

二、国内外建设工程计价模式研究

1.国外建设工程计价模式

在建设工程计价管理领域,学术界普遍认为国际上存在三种模式:日本的工程积算制度、美国的造价管理(CostEngineering)体系和以英国和香港为代表的工料测量(QS)体系。

日本建筑积算研究会编制了《建筑工程标准定额》,定额分别按每个单位工程列出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以及其他费用,人工价、材料价及机械价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调整,最后进行分类、汇总,进而可以算出整个工程的纯工程费。美国政府并未制定全国统一性或地区性的计价依据和标准,多是由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经验制定工程造价费用定额,如美国施工规范协会(CSI)编制的房建工程量分项细目,属于完全的市场化管理。英国和香港地区的造价管理最大特点是使用工料测量师,工料测量师按照标准的计算规则编制相应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精确程度与设计深度、图纸、合同类型密切相关。劳务、材料、机械等价格采用市场价。

日本、美国及英国造价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工程造价是由市场供求和建筑产品的特点来决定,定额只作为编制依据和参考。

2.国内建设工程计价模式

国内建设工程计价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无预算定额阶段,定额计价(政府指导价阶段)及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并行阶段。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无预算定额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综合单价的确定完全根据以往建设经验和市场行情,最后经双方协商达成协议。

(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03年,定额计价(政府指导价)阶段。本阶段政府统一预算定额和单价,基本属于政府决定工程造价(国家定价),延续时间最长。政府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定额及单价,属于典型的定额计价模式。

(3)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并行阶段。为早日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不断完善。截止2018年,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已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清单专业类型划分更加细化,并增加了诸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型建筑类型清单项,使其更贴合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定额子目的命名及划分也结合建筑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国内外计价模式对比分析

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全费用单价法,即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规费、税金及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费等全部费用组成,充分突显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势,清单综合单价主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技术实力来确定,工程造价体系比较成熟。国内普遍使用的是工料单价法(不完全单价):即分部分项工程先根据预算定额确定直接费,再根据规定计算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最后汇总得到工程造价。材料价格主要以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价为依据进行调整,但由于信息价的发布通常滞后于市场价格的变化,建材价格无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发波动。

三、国内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计价模式日趋完善,但仍存在计价规则不统一,计价依据不完善,服务新型建筑工艺的计价依据不系统,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时效性不强、覆盖面不广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和建材价格信息相对滞后,时效性不强。目前建材信息价主要是造价管理部门通过各种互联网、市场询价等渠道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滞后于市场价格的变化,不能完全体现市场化价格的特点,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纸质文件多,信息容易失真。

2.清单计价规范本身存在的问题。工程计量规则和清单项的设置各地区并不完全一致,且对清单项下定额子目粗细程度的划分也无统一的规定,从而造成各地区综合单价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地区的清单项严重滞后于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新型建筑和施工工艺尚未制定相应的清单项,工程计价跟不上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

3.专业造价人才匮乏。部分造价人员由于对施工工艺不了解,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缺乏系统的认知,因此对清单项目特征与定额子目的对应关系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编制清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漏项、错项和特征描述不完整等现象。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失致使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企业内部定额,不能充分体现企业在管理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上的优势。

四、改善建议

为实现工程计价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达到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的目的,特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全国统一的计量规则和计价规范。在统筹各地计量规则和计价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特点制定全国统一、局部可调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和计价规范。同时大力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实现以价格指数调价。同时研究制定标准的价格指数测算方法,并定期发布价格指数以供参考。

2.计价依据服务及时准确。结合新的建筑工艺、材料、设备、技术,及时制定对应的清单定额子目,如制定装配式建筑、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相关清单定额,使得该类项目的计价有据可依。同时,对已有的清单定额子目进行工程造价监测,若出现造价指标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及时修正。

3.加强工程造价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工程造价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的培训及教育体系,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程计价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工程计价仍存在着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和相对滞后,国内各地区计价规则不统一,计价依据更新不及时,专业造价人员缺乏,企业内部定额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计量规则和计价规范,及时更新计价依据和发布工程造价综合指数,实施工程造价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工程造价专业队伍建设等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宙浅析中外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模式的区别[J],福建建筑,2012.12.

[2]李锦华我国工程计价模式发展综述[J],工程经济,2009.12.

[3]李欣欣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6.

[4]柴云兰国内外建筑工程计价模式比较研究[J],山西建筑,201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