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合规管理初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电网企业合规管理初步探究

张小峰陈涛汪长亮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电力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促进管理会计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于电网企业运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促进电力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电网企业;合规管理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论断,也正是甘肃电力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企业质效任务艰巨。管理创新工作是立足自我创新与引进创新,通过学先进、重实践、再创新、出成效,从而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特征

就现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受电能不能大规模存储的影响,电力在生产、运输以及使用等工作中需要始终保持平衡状态。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又与自身的内在特点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的运维中,只有充分保证安全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够更好的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环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3]。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属于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双型企业,所以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只有充分保证各种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才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利的保障,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人生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大多在安全管理方面都缺乏系统性的运行管理,呈现出哪里出问题就治理哪里的状态,缺乏预警机制的有效构建。特别是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缺乏主动性,在解决问题时,大多都是上级进行部署,下级按照相关内容进行执行,从而使运行管理存在形式化,不能对自身的需求进行满足。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只是针对表面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出现的事故进行处理,但是并没有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追溯,也没有对违规操作等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

3、提升电网企业管理的运用水平

3.1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运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全过程的监控评价,保证对于电力企业的资产进行严格管理。首先在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对于传统的管理体系必须要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这样才能够促使电力企业管理会计能够适应不同的层次需求,只有建立健全全寿命资产管理体系,才可以加强对于资产寿命的管理效果另外再针对管理会计应用。其次要加强对于标准成本体系以及成本差异的使用分析,从目前来看由于电力供应在瞬间完成,所以必须要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针对所消耗的资源总量进行综合的判断,保证产品总量关系之间形成内在函数,实现大数据的精准管理。通过为不同的电力客户划分不同类型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打造专门的营销体系进一步促进用户服务质量。最后在建设大数据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更应该及时的发现经营管理问题,要求管理会计必须要针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充分合理的判断并且及时将生产动作以及资源消耗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整。

3.2召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会激发年轻员工参与积极性

一是完善立项管控,探索建立跨年项目储备机制,建议紧扣管理创新实施主题,提升创新选题精度。一方面完善储备计划动态管理机制,对于某些当年不能完成结项及时出效,但选题方向特色突出、工作本身扎实有效、项目实施意义重大的项目,考虑纳入“跨年项目储备库”并予以重点培育;另一方面,基于国网公司以成果评定管理创新工作成效的前提,公司应以成果突破作为主要工作方向。以激发基层员工创造活力实现“我要做”为主,以指标下达强行“要我做”为辅,并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重点项目重点培育,并探索实施限额申报制度,逐步放开下达硬性指标任务刚性限制,将有限资源集中使用,发挥最大价值效益。二是优化评审机制,召开省、市层面成果发布会。甘肃管理创新成果评审缺乏“仪式感”是基层普遍心声,建议创新构建管理创新“两级评审+现场发布”机制,以内部评比的“鲶鱼效应”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三是全程闭环管控,健全中期检查、后评估机制。强化项目过程管控,狠抓项目组织实施,实现全过程闭环管控。一方面健全中期阶段检查机制,结合月度通报、对标评价,杜绝出现以突击撰写成果代替项目实施“重两头、轻中间”现象;另一方面,开展重要成果后评估,定期进行实施情况、实践应用、具体成效的全面评估,检查、总结创新成果的实践性、针对性、效益性,真正将创新工作做深做实,切实发挥效益,反哺公司经营管理。

3.3提高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

首先在电力企业日常的运行中,要结合实际的生产资料以及积累的相关生产经验,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进行动态与静态的双重评估,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要结合不同地域的具体运行情况,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内容,最大程度的实现,风险管理作用覆盖面积不小于50%的工作目标。为更好的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对于电力企业的全部一线员工,要围绕安全生产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培训,使其能够在教育培训中对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方向进行准确的把握;②强化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使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够在熟练掌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做到严格遵守,规范操作,并对各项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③企业中,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人员要在安全风险体系的构建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体系中的管责任制度进行积极的落实;④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并对每一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达到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稳步提高。

3.4加强制度创新

通过对会计工作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操作进行规范,同时要充分的划分电网企业各级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对预算管理、经费管理、财务管理等流程的规范。其次要加强纪律审批工作保障资金管理安全。现代电网企业要想建立健全相对应的会计组织管理方式,必须要积极完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财务管理能够有章可循,促进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同时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保证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集中在统一的财务管理部门。加强对于成本核算程序的有效控制提高电网企业会计人员的节约意识。另外还应该针对电网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化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手段。同时也要加强对于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帮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和电力行业改革双重背景下,电力企业亟需转变发展方式,主动创新,在新形势下提高市场竞争力。所以,应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案,强化监督与管理工作,以推动我国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爽,洪骁,李广凯,王庆红,段力勇,曾森.电力企业创新发展路径模型构建与探索[J].管理观察,2019(09):24-25.

[2]郭军,王英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3):264-265.

[3]蔡颖.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及其成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6):31+33.

[4]樊国斌.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06):252-253.

[5]姜伟.浅谈电力营销稽查机制的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