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3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周艳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530001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序列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10min、术毕、术后24h检测患者血糖、AD、N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893);两组患者的血糖、AD及NA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差异(P<0.05);麻醉10分钟时患者的血糖、AD及NA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术毕明显升高,在术后24h又明显降低。术毕及术后24h对照组患者的血糖、AD及NA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更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子宫肌瘤;应激反应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1]。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疼痛,机体就会作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会影响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转归[2]。本研究分组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序列号将其分为硬膜外组(30例)和全麻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5±5.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6±4.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治疗方法及患病情况等基础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阻滞前10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在腰1至胸12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观察5min,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在硬膜外腔注入1%罗哌卡因(10ml),阻滞平面控制在胸8-胸6。

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罗库溴铵(0.6mg/kg)、芬太尼(4μg/kg)及异丙酚(2mg/kg),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容量控制呼吸,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0-40mmHg;

麻醉维持:硬膜外间断注入5ml的1.5%利多卡因,静脉泵入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2ug/kg/min),手术结束前8min停止泵入。

1.3观察指标

1)记录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麻醉时间。

2)于麻醉前、麻醉10min、术毕、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采用高压液相色谱联合电化学检测仪测定AD(血浆肾上腺素)和NA(去甲肾上腺素)的激素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E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为85-195分钟,平均(96.8±12.6)分钟;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为83-198分钟,平均(97.2±10.3)分钟。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93)。

2.2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的血糖、AD及NA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有显著性差(P<0.05);麻醉10分钟时患者的血糖、AD及NA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所下降,术毕又明显升高;在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对照组结果虽有明显降低(P=0.000),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术毕及术后24h对照组患者的血糖、AD及NA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00)。数据如表1所示。

注:与观察组相比,血糖、AD、ND:t#值分别为12.038,36.955,21.504,P均=0.000;t*值分别为8.454,14.562,10.159,P均=0.000。

讨论

全身麻醉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冲动仍然能够传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大量分泌,进而使NA、AD分泌量增加,引发应激反应[3]。硬膜外麻醉能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兴奋传导,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4]。本研究对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术毕及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血糖、AD及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之,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前者更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剑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2):69-71.

[2]桂德新.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01):57-58.

[3]刘鹏.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04):511-513.

作者简介:

周艳红女1986年11月河南硕士研究生妇科产科麻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张亮文子尹曾繁宇

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517300

【摘要】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探讨。

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血脂变化,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各项指标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4mmHg,舒张压为69mmHg,TG为1.8mmol/L,TC为3.52mmol/L、LDL-C为1.68,HDL-C为1.091.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通过调整服药时间,观察肝酶、激酸肌酶无异常,继续接受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心慌,程度可以耐受,继续治疗后好转。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冠心病

在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不断的变化下,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增多,且饮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在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很大的影响,从疾病发生状况来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病症越来越多,这种病症不能够在短期内治疗好,需要长期的治疗,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对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目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主要成分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显著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我科于2010年4月~2012年1月间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疗效显著,如下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患者,并从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把对象,在诊断过程中,出现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7例,经本院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入选患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严重脑血管、肝、胆、胰腺、肾、甲状腺功能障碍、肿瘤及传染性疾病患者。入选标准:坐位舒张压95~110mmHg,坐位收缩压均值<180mmHg,且近两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在每周3次以上,每天小于4次;对硝酸甘油片舌下给药有反应;静息心电图有明显的缺血性。将100例患者进行随进分配,列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9±6.8)岁,病程1~25年,平均(8.79±7.48)年;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14±7.23)岁,病程1~26年,平均(9.83±8.2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和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多达一,规格:氨氯地平每片5mg,阿托伐他汀每片10mg),每日1片;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规格:每片5mg),每日1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每片20mg),每日半片。所需药物均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疗程半年,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不服用其他降血压及降血脂药物。研究小组派专人负责随访,时间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血脂变化,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1.3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脂情况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从庞大的人口量来看,目前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接近我国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大约有3亿人之多,在心梗疾病发生逐年提升的情况下,三高又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因此针对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有效治疗及控制是目前世界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氨氯地平对血管选择性较强,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到降低血压和抗心绞痛的作用,具有起效平稳、迅速、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阿托伐他汀钙片作为调脂药物中最有效的一类药物,其临床疗效也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肯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包括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主要成分,二者协同发挥作用,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服用并没有时间的限制,在不良反应中未发现与食物发生作用,且有一定的抗氧化,对血管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在研究中此复合药物可有效的降低血压及血脂,疗效明显,治疗效果比其它药物更好,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复合药物为心血管患者提供了更合理的治理方案,其为以后的医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4结语

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复方药物,结合成这种复方药物的两种药物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其具有扩张血管的药效,可能会造成患者低血压现象的发生,因此患有一定动脉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此药物的过程中,听从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来进行服用,以免发生低血压现象,或造成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另外本文所研究的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药物,在用药性能上,其互相作用还未有一定的定论,所以在服用此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等异常的症状,一定要停止对此药的服用,并马上就医,并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郭欣,夏瑞丰,卜颖,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128-129.

[2]劳国华,陈洁.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