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关元、肾俞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三阴交、关元、肾俞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丹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患者实施三阴交、关元、肾俞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妇科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患者(2016年4月到2018年10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对常规组实施常规西医激素替代疗法,对干预组实施三阴交、关元、肾俞穴隔姜蒜灸法治疗,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LH、FSH、E2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患者实施三阴交、关元、肾俞穴隔姜蒜灸法治疗可达到激素治疗效果,可替代激素疗法。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三阴交;关元;肾俞穴;性激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因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临床症候群,积极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以往临床多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其疗效良好,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且会增加癌变风险,需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案[1]。灸法是中医中的常用治疗方案,三阴交、关元、肾俞穴是治疗肾阳虚的常用穴位。为明确上述穴位灸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妇科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患者实施了三阴交、关元、肾俞穴隔姜蒜灸法治疗,现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筛选时间:2016年4月到2018年10月间,选妇科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年龄45~54岁,平均年龄49.7岁(s=4.1);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5.6个月(s=4.1);干预组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8岁(s=4.2);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5.7个月(s=4.1)。常规组、干预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原则(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此研究课题。

纳入病例:参照《妇产科学》相关标准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者,参照《中医妇科学》(2012年)确诊为肾阳虚型者[2];意识清晰者;年龄45-55岁者;自愿配合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其他妇科疾病及内分泌疾病者;3个月内存在激素治疗史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治疗配合度较差者。

1.2方法

对常规组实施常规西医激素替代疗法,给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DelpharmLilleSAS,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108,规格:1mg),2mg/次,1次/d,持续治疗11d后再加用醋酸环丙孕酮片(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145,规格:50mg),50mg/次,1次/d,继续使用10d后,停药7d,28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疗程。

对干预组实施三阴交、关元、肾俞穴隔姜蒜灸法治疗,取老姜、大蒜,洗净后捣碎,按2:1比例混合均匀,使用微波炉40℃处理3min。对患者三阴交、关元、肾俞穴实施常规消毒,并铺上纱布,将生姜蒜泥,铺在纱布上,厚度约为2cm,再铺上2cm艾绒,压紧,点燃后实施艾灸。2次/周,28d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患者的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评定,根据绝经期等级评定量表(MRS)评定症状积分,当患者症状积分减少≥95%为治愈;以症状积分减少60%-94%为显效,以症状积分减少30%-59%为有效,以症状积分减少<30%为无效[3]。将治愈、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

②分析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状况,在患者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清,使用天津新传试剂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检测,行酶联免疫法测定。

1.4数据统计

用SPSS22.0软件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疗效分析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下表1。

2.2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状况分析

干预组、常规组患者治疗后LH、FSH水平与治疗前组内对比更低,E2水平与治疗前组内对比更高(P<0.05)。但干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LH、FSH、E2水平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下表2。

3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以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波动及减少为主要原因,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点,并可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心理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均会造成一定影响,需及早改善患者症状。激素替代疗法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常用手段,但其用药不良反应、复发风险高的特点限制了使用,需寻求更为安全的治疗手段。

中医认为女性围绝经期肾气渐虚、冲任虛衰,天葵竭,而肾气不足将导致脏腑经络失养,肾阴阳失衡,气血不畅,导致全身脏腑功能不调,引起一系列疾病[4-5]。本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三阴交、关元、肾俞穴隔姜蒜灸法治疗,其中三阴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是因阴经气血物质交会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关元穴是治疗元气亏损的常用穴位,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滋阴补肾的常用穴位,可调理冲任;实施艾灸可进一步温经通脉,改善气血;本研究中使用生姜、大蒜作为介质,可调和刺激强度,发挥良好的温中效果。本研究中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后激素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实施中医方案治疗与西医激素治疗效果相当,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型)患者实施三阴交、关元、肾俞穴隔姜蒜灸法治疗可达到激素治疗效果,且实施该方式治疗价格较为低廉,治疗过程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替代激素疗法。

参考文献:

[1]毛珍,张红星.补肾调气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1例报道[J].光明中医,2016,31(16):2419-2421.

[2]徐颖梅,罗开涛.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7,49(11):66-67.

[3]柳向荣,臧志伟,李晓玲,等.电针子宫、天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6,41(3):247-250,279.

[4]曹珊珊,周镇.艾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6,25(3):93-96.

[5]林文馨,尹平,徐世芬,等.调任通督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8):9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