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西林区218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学分析

/ 1

伊春市西林区218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学分析

邓艳1陈玉梅2

邓艳1陈玉梅2(1黑龙江伊春市西林区人民医院153025;2黑龙江伊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3000)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2-0015-01

腹泻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婴儿和儿童的发病和病死的重要原因。腹泻病因多样,较为复杂。为了给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从而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我们对218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学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2006年9月~2009年2月,收集伊春市西林区职工医院儿科5岁以下腹泻就诊的小儿腹泻标本218份。

1.2方法

1.2.1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电镜法及常规细菌培养,对幼儿腹泻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致病性大肠菌、沙门氏菌、至贺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弧菌、小圆病毒等的病原学检测。

1.2.2ELISA双抗体夹心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细菌检测方法按黑龙江统一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

2结果

2.1性别与年龄在218例患儿腹泻中,男136例,检出阳性50例,占36.76%。女82例,检出阳性31例,占37.80%。男女性别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分布,0~1岁164例,检出阳性59例占35.98%;1~2岁41例,阳性15例占36.59%;2~3岁13例,检出阳性5例占38.46%。不同年龄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

2.2在218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82份,检出率37.61%;病毒43份,检出率19.72%。病毒和细菌共检出125份(82+43),总检出率57.34%,其中致病性大肠菌检出最多为54份,检出率为24.77%,占检出总数的43.20%;次之为轮状病毒27份,检出率为12.39%,占检出总数的21.60%;除上述致病性大肠菌和轮状病毒外还检出了沙门氏菌7份,至贺氏菌12,空肠弯曲菌9份,腺病毒14份,小圆病毒2份。而耶氏菌和弧菌未有检出。

此结果说明:在婴幼儿腹泻中由致病性大肠菌引起的腹泻占多数,其次为轮状病毒,所以在临床用药上应优先考虑对上述两种病原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3小结

本文对218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其结果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是致病性大肠菌,其次是轮状病毒,其它还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谱比较复杂,在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应该加强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西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原情况为婴幼儿腹泻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SDIRI-LOULIZIK,GHARBI-KHELIFIH,DEROUGEMONTA,etal.AcuteinfantilegastroenteritisassociatedwithhumanentericvirusesinTunisia[J].ClinMicrobiol,2008,46(4):1349-1355.

[2]寇晓霞,吴清平,王大鹏,等.多重RT-PCR用于临床检测三种胃肠炎病毒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401-405.

[3]曲梅,杨文,董建红.秋冬季婴幼儿腹泻206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4,19(4):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