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哲学理论指导人生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运用哲学理论指导人生规划

郑伟新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321102

摘要:本文阐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学生人生规划的意义和举措。教师或家长要引导学生把握客观,正视现实规划未来;增强预见,依据未来规划现在;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拥有”和“享有”的关系;在普遍联系中体会“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以此做出科学可行的人生规划。

关键词:哲学人生规划联系

人生规划事关幸福人生,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的艺术,人们在人生规划的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支配。因此,主动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孩子做出的人生规划会更科学,更有效。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说一个单位的门卫才是十足的“哲学家”。因为对每一个来访的陌生人他都要问“你是谁?”“你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而这三个问题是哲学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生涯规划需要解决的三个最重要问题。

一、把握客观,正视现实规划未来

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自我。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世界是客观的,不是由我们人主宰决定的。在人生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认清楚世界、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如果不能正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不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规划的实现就会遭遇种种挫折,要么怨天尤人,要么屡屡碰壁。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人因为早年家境苦难父母没有支持其走艺考之路,至今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归结于此,每次说起已故的父亲时依旧咬牙切齿。这种心态是对家庭条件认知的欠缺导致,甚至一直都没有纠正,反过来正是这种心态影响了日后的成功。

二、增强预见,依据未来规划现在

世界物质性的另一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以及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人生规划是对自己的未来做预先的目标设定和计划,正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我们首先必须要有目标,目标是未来的方向。“你处在哪个位置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你必须清楚你往哪个方向去。”人生规划就像是“我向自己的天空中放了一只风筝,从此追逐”,这只“风筝”的确定,就是目标,就是计划,需要孩子对自己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可见,教育是发现,是唤醒,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树立信心和目标。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要求我们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也就是预见未来,因为我们规划的是未来,要根据未来规划现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欠缺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向孩子展示10年后、20年后、30年后世界的样子,去判断未来必不可缺的能力、职业、岗位。可以让孩子去参加职业体验,在不断的体验中感知自己的优缺点、感知自己适合的职业,从而更好地与选择的大学、专业和选考的科目相对接。如有一位学生一心想当个律师,为社会伸张正义。在假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律师的职业体验与考察,他发现律师的职业状态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律师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于是,他的想法改变了:“我觉得不适合我,我不想当律师了。”也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各界精英的自传等相关活动了解未来职业的素质要求。

三、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拥有”和“享有”的关系

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帮助孩子解决“拥有”和“享有”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只要“拥有”就等于“享有”了,其实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既斗争又同一的矛盾双方,而且“享有”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每个人出生于世间,都“拥有”了大地风月,但有几人真能“享有”它呢?有的人家里拥有高高的书架,精典大本的装了满满一柜,却从未好好去享受读书的乐趣;而从古至今也有好多爱书之人买不起书却想尽一切办法遨游书海。生活中,很多人以金钱的多少来判断成功与否,那试问盲目地紧盯挣钱而忽视精神的满足、忽视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是真的“享有”了金钱吗?人生的过程中要明确“拥有”不等于“享有”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

四、在普遍联系中体会“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又是多样复杂的,因此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人生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人生是一个整体,追求幸福的一生是规划的立足点;但人生又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所面临的矛盾是各不相同的,人的身心发展也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在一方面要求着眼于一辈子的幸福,但也离不开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因此在规划人生时要考虑不同的阶段的具体目标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比如,高中阶段谈恋爱就是在规划人生时出现了偏差,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尤其在一些关键阶段,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一辈子的大错,为此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好当前与未来、主观与客观、有利和不利的各种条件,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这不仅是规划时的原则,更是人生践行时的准则。

诸如此类哲学智慧在人生规划中的指导作用的例子是很多的,愿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来做“有心人”,以贴切孩子实际的哲学思想指导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制定一份理性的人生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