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探讨

韦百清

韦百清

(贵港市覃塘区三里二中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对话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成为了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出发,提出了几点提高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法,希望能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教学

Teachingjuniorhighschoollanguagedialogue

WeiBaiqing

【Abstract】Dialogueteachingisaprocessofdialoguebetweenthestudents,teachers,textisanimportantpartofteachingindispensable.Withthegradualdeepeningofthenewcurriculumreform,dialogueteachingasanentirelynewformofteachingtobecometheeducationsectorthefocusofattentionandstudy.Fromamisunderstandingofthelanguageclassroomteachingpointstoimprovetheimplementationofthelanguageclassroomdialogueteachingeffectiveness,hopingtohelpimprovetheefficiencyoflanguageteaching.

【Keywords】Juniorhighschoollanguage;Dialogueteaching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过去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彰显的是教师一言堂的霸主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生一直被认为是被动接受的个体。本人经过参加国培,把参加培训学习得到有关理论知识应用到自己平时的教学当中,力尽探究出一条比较合适自己教学的“对话”教学模式。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总结出过去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探索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法,希望能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1.过去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1讨论过分流于形式;课前教师已经布置了一些前置性作业,或许有些同学已经对文本有所了解,但课本的内容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有的教师为了腾出时间给学生展示,却忽略了对课文内容的处理,结果对于课文中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挖掘的东西总是草草处理,或者直接跳过。如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简单介绍完作者以后,给三分钟时间读课文,随即展开讨论。课堂上看上去活动形式多样,嘻嘻哈哈,气氛活跃,可一堂课下来学生却知之甚少,这种教学上的虚假繁荣是要不得的。

1.2课堂气氛过分追求热闹;教学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是现代教育极其倡导的。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师在阅读活动的指导中过分追求气氛的效果,片面认为只要把课堂气氛弄得热热闹闹就行,一堂课学生参与得多,讨论热烈,掌声雷动就是成功的标志。

其实,这与现代课堂教学提出的科学、生动、高效的原则是相背离的。教师若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到课文的一些细枝末节上,这种讨论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可言

1.3扬用得过滥;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对同学在课堂上的发言中出现的一些语病、错误信息等,甚至是认识观念上的问题都听之任之“听而不纠”,甚至无原则地用“真好”、“很好”、“你真是太棒了”诸如此类的溢美之辞夸赞学生,弄得学生嘘声四起,哭笑不得。如此的“口水表扬”非但毫无价值,甚至连教师的形象也受到影响。例如有一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论语》十则》中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时,一个学生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可那位教师却还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赞许,其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1.4问题限制太多;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与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大家都知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在阅读的情感体验中“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学生们对“藤野先生的穿衣服太模胡”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说藤野先生穿着随便,不讲究;有的说藤野先生太懒散,生活习惯不好;也有人说先生是一个另类,正如一位不修边幅的艺术家。本来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认识与解读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无离经叛道那样恐怖,教师稍作正面引导即可。然而那位教师非要先指责学生一番,然后生硬地向学生灌输教科书中那冰冷冷的所谓标准答案,师道尊严的霸气此时暴露无遗!事实上,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个性特点、家庭与社会背景的不同,社会生活经验的差别,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角度也不同,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化的认识,尤其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更不能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精心设计话题来激发学生的个性理解。

2.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对话教学的实施方法

2.1以平等为前提,实现以人为本的对话教学;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前提。而且建立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教学关系也符合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平等的对话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放下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架子。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课堂是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的互动舞台,对话教学的核心观念是平等与民主,我们只有构建了和谐愉悦、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能有效的开展对话教学。在对话中老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并循循善诱加以启发引导,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心情,去体验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对话实践中理解生活、世界及其自我。如在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课文里面的阿长的所作所为很可笑很傻,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对学生的这种想法随便加以批判,而是要引导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走进阿长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他是生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阿长,那他又会选择如何去做?课下,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推荐鲁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进一步去感受鲁迅文中的“残酷社会的封建主义”。

2.2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话愿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本身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初中语文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对话愿望,使学生产生浓烈求知欲望,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去学习,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对话互动都是在一定情境中生发出来的。如在学习《雷电颂》这一课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们观看屈原的记录片及电影,在观看后,教师有意提出几个问题:屈原为何要抱石沉江?他到底遭遇了什么忧虑?并要求学生从电影和课文中去寻求答案。学生们置问题于其中,纷纷敞开心胸,你一言我一语的进行双向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关键。

2.3“对话”内容简单化、生活化;美是一种教学感受,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感受,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才能趣盎然,津津乐道。然而,这里所说的美不是艺术抽象之美,而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平凡之美,构建最朴实的生活情境,用最朴实的生活“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话,有感可言。这样“对话”的结果,学生理解容易,并且深刻、持久。因此,教师构建“对话”话题或内容一定要生活化,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场景和事务,使学生在生活实践发掘美,产生对美的渴望,从而有话可说,能够与教师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基于此,教师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进行审美观的提升。这种“对话”与讨论的过程才是与情感体验相融和的。简言之,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内容的“对话”,可以从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美感,养成高品质的审美素养。

2.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古人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无论任何人看待问题总会存在片面性,而学生更是缺乏人生经验,看待问题只会更加片面。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对话,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这种对话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索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智取生辰纲》一课,智多星吴用与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两个传奇人物,教师完全有必要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探讨这两位大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当然,学生讨论之中可能产生观点上的分歧,教师不需要特别斧正,而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根据。课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通过阅读《水浒传》相关内容、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进一步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观点,然后进一步探讨和陈述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善自我建构。

2.5教学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直以来,教师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是“重结果轻过程”。许多教师提倡对话教学,但却没有掌握对话教学的真谛,又迫于各种压力,只能对把语文课堂对话的过程仅仅看成是达到目的的途径,获得结果的手段,尽量缩短、尽量简化。这样只有一种结果,学生来不及在对话中生成语文知识,更来不及享受和内化对话之美。新课程给我们带来启迪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我们在教学探索中走弯路不足为怪,但要坚持新课程中理念不变,坚持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的对话舞台。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过程比对话的结果更重要。为此我们要勇于直面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尽量减少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在课堂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和关注课堂对话的过程,这样才能学会学习和学会对话。

以上只是笔者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此为鉴,不断反思,同时也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得到同行们对对话教学的宝贵意见,使我们在对话教学这条美丽而多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

收稿日期: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