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肉克亚?如孜

肉克亚?如孜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环境监测站8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项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越来越突出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由于频频出现的环境噪声污染,因此关于噪声的扰民投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为此,相关部门必须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噪声污染问题,这除了是贯彻建设生态文明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之外,同时也是对我国环保新道路进行积极探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能够有效地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本文分析并研究了如何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城乡环境质量

城市化进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项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越来越突出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由于频频出现的环境噪声污染,因此关于噪声的扰民投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处罚力度、职能分工、方式手段以及控制重点等各个方面已经无法与现在的环境噪声管理工作需要相适应,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我国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全面的部署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并且积极的建立各个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从而使噪声扰民的问题得以解决,使城乡声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1.指导意见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

1.1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

要进一步的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能力,确保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工业等各方面的噪声污染实现全面达标,有效的降低居民噪声污染的纠纷信访和投诉;不断的完善声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显著地提升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确保我国的重点的环境保护城市具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声环境,进一步的改善农村地区的声环境。

1.2指导意见的工作原则

要有效地结合乡村和城市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从而全面的改善城乡的声环境质量;要有效地结合减少扰民纠纷以及促进噪声污染排放达标的工作,使噪声污染对居民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要有机地结合声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和环境造成污染防治工作,对环境噪声管理政策措施和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要有机地结合部门分工、负责和统一监管,这样才能够将声污染防治分工联动工作机制形成[1]。

1.3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

必须要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从而不断的提升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和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对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强化,使噪声扰民的突出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对声环境质量进行不断的改善,将安静舒适的城乡环境建设出来,从而使居民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最终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2.对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予以不断的加大

2.1认真的做好防治交通噪声污染的工作

必须要认真的做好防治交通污染的工作,要将配套的隔声屏障加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各种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高架路等道路两边,要严格地落实限速、限行以及禁鸣等各项措施。积极地采用立交桥的形式改造城市市区的铁路道口,要将市区的平面交叉道口逐渐的取消;对市区内运行的噪声污染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好机场周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航空噪声扰民纠纷[2]。

2.2对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强化

要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进行严格的执行,对超过排放标准的施工噪声进行严厉的查处,认真地做好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工作,严格的落实和执行城市建筑施工环境公告制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严格的以法律规定为根据对施工作业时间进行限制,全面的贯彻和执行城市夜间施工审批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推动噪声监控制度,从而有效的做好监督工作,对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的推广和应用进行积极的鼓励[3]。

2.3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不断的推进

要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予以严格执行,杜绝在室外的各种商业经营活动采用音响器材对顾客进行招揽,要对超市、健身、娱乐、餐饮、维修和加工等各个行业的噪声污染进行严格的控制,对空调器、水泵房、电梯间、冷却塔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引起的噪声污染予以有效的治理,对敏感区域内的各种室内娱乐活动和室外的文体活动实施严格的管理。要对城市室内综合市场进行广泛的推行,从而有效地控制一些照明的马路市场和露天市场。严格的管理室内装修施工,对其作业时间进行明确限制。如果居民宅楼已经交付使用,就必须要对其中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进行严格的控制。

2.4对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不断的深化

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对农业企业噪声扰民行为进行查处,要严格的执行关停敏感区噪声排放超标污染源的工作,在每年各个城市都应该对一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搬迁或者关停,并且确保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能够在敏感区内实现达标的目的。做好防治工业园区噪声污染的工作,要避免在园区内进入一些具有较高噪声污染的项目。同时还要认真的做好防治乡村地区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各项工作[4]。

3.对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进行强化

3.1要对声环境准入与严格的执行

各个地区在对交通发展、区域开发、城乡建设以及其他各项规划进行编制的时候,必须要将声环境影响评价环节全面的纳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中,要对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予以严格的执行,要将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明确下来,对三同时的项目噪声验收管理进行严格执行,要坚决避免投入使用没有经过验收的各种噪声排放项目。

3.2做好对重点源的监管工作

城市的环保部门必须要积极地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将本地区的工业、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等各个领域的重点噪声排放单位确定下来,对各项管理制度予以严格的执行,从而全面的保证排放源的噪声排放能够达到相关的指标。与此同时,各个城市的环保部门必须要保证将确定重点噪声污染源的工作在限期内完成,保证排放源的噪声排放能够达到相关的指标。

3.3建立完善的污染源管理制度

必须要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噪声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严格的以当地的管理原则为根据对一些噪声超标的重点企业进行限期治理。要对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制度予以严格执行,在淘汰目录中全面的纳入高噪声的工艺设备。要对设施噪声标牌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对相关产品的噪声排放水平进行明确的标识[5]。

3.4要将噪声扰民的问题解决好

相关部门必须要认真的做好噪声污染信访投诉处置工作,要充分的保证城建“12319”、公安“110”以及环保“12369”等噪声污染投诉渠道的畅通性,要对噪声污染投诉信息的多部门共享机制进行不断的探索,在挂牌督办范围内全面的纳入严重扰民的噪声污染问题。要将噪声扰民应急机制建立起来,避免由于噪声污染而导致各种群体事件。

4.认真的做好城乡声环境质量管理工作

4.1要积极的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各级部门必须要对声环境质量标准予以严格的贯彻和执行,对噪声达标功能区面积予以不断的扩大,从而使功能区夜间噪声达标率得以全面提升。各个城市区域必须要严格的以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将声环境功能区划定出来,并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各省级的环保部门必须要对相关的城市进行负责和指导,督促其将划定和调整声环境区的工作完成,同时还要向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功能区划定情况的备案[6]。

4.2对重点城市声环境达标管理进行不断的强化

重点城市必须要致力于城市声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而且要保证能够在限定时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同时重点城市还应该将不达标区和达标区确定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达标区保持计划,还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相应的计划进行不断的改善。城市环保部门必须要联合文化、公安、公建、民航、铁路、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将不达标区噪声削减计划制定出来,同时还要报批人民政府,在经过批准之后,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执行。重点城市必须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计划的制定和报批工作完成,同时还要向环境保护部进行备案。

4.3对噪声敏感区管理政策措施进行完善

必须要对噪声敏感区域保护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将敏感区的范围和管理措施明确下来,积极的改善敏感区声环境质量。将民用建筑隔声质量验收制度逐步的确立下来,并且在新建建筑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全面地纳入室内声环境检测工作。要对建筑声环境质量状况告知制度予以严格的质量,从而能够在声环境管理工作中是物业单位能够充分地参与进来[7]。

4.4对乡村声环境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要对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杜绝出现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噪声污染发展趋势。必须要在噪声敏感区中全面地纳入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各地的声环境管理工作。各个地方也应该在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全面地纳入乡村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5.对监管支撑能力建设工作进行强化

5.1要将完善的噪声监测网络建立起来

各个城市必须要对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进行不断的完善,在环境监测标准化的进程中全面的纳入噪声监测工作。要将噪声自动监测仪安装在重点噪声污染源中,并且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其成为部门开展执法和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相关的重点城市必须要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设置出来,各个城市必须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设定一个噪声显示屏。认真地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工作。治理噪声污染执法监测能力的不断加强,监察部门以及建设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要对相应的噪声现场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配置[8]。

5.2致力于执法监管能力的不断提升

各级城市的环保部门必须要对专人进行配置,使其专门从事环境噪声日常管理工作。一些相关的重点城市必须要设置噪声污染防治机构,要对噪声污染防治培训资料进行积极的组织编制,认真的做好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标准、政策和法规的培训工作。要对建设国家级噪声控制工程中心的工作进行积极的推动,从而使防治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工业等各种噪声污染技术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5.3做好治理工程示范工作

要积极的进行低噪声路面技术研究,做好治理工程的示范工作。做好建设道路声屏障的工作,对道路隔声窗应用示范工程进行全面的推广。相关的重点城市必须要严格的以相应的规定为根据做好定期检验汽车的工作,并且在检验的范围内全面地纳入噪声排放,定期的检验包括农用车和摩托车在内的噪声。要认真的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治理工作[9]。

5.4对部门联动进行强化

各级的工商、工业、建设、铁路、交通、文化、公安、环保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必须要做到协调配合,致力于噪声防治污染工作的不断加强。各级的质监、城管、规划以及环保等部门必须要将噪声的处罚机构和违法行为的执法程序等明确下来。一些重点城市还要对联合执法专项行动进行定期的组织。

6.将造成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保障条件夯实

6.1要认真的做好规划引导的工作

各个地方必须要将改善声环境质量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在环境保护规划中全面的纳入进去,并且要将噪声污染防治章节设立出来,相关部门在对民航交通以及铁路等相应的规划进行制定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具备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

6.2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

相关部门必须要认真的做好修订调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作,对相应的计划和规划予以认真的解决和研究。要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的规章、法规等进行积极的修订,制定并且完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要将交通干线噪声排放国家标准制定出来,并且要予以严格的执行和实施。对室内环境噪声标准进行研究,将振动和低频噪声标准制定出来。严格的控制噪声产品准入制度,对噪声控制产品标准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制定[10]。

6.3对环境经济政策予以贯彻和落实

要强化造成污染经济处理力度,要将违法罚款数数额明确下来,并且适当的提升噪声扰民的罚款限额。要对噪声超标排污费严格的依法进行征收,真正的做到应收尽收。要对交通噪声扰民经济补偿机制进行研究,并且加快制定出来,对施工噪声扰民经济补偿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

6.4做好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工作

要致力于研发声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的不断加强,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地通过对科技计划的利用,然后以行业主管部门作为依托,对企业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噪声振动研究基础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噪声控制技术进行不断的研发。要做好低噪声产品、技术和振动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从而对降噪装备产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11]。

6.5做好评估检查和宣传教育的工作

各个城市的环保部门必须要定期的评估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对噪声污染防治报告进行及时的发布;每年重点城市都必须要向环境保护部报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每年各省级环保部门要对相关的部门进行组织,认真的检查噪声污染防止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城市噪声环境质量以及制定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的情况,并且要将检查结果向全社会进行通报。

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噪声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此相关部门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噪声污染,积极地致力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加强;对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予以不断的加大;对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进行强化;认真的做好城乡声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对监管支撑能力建设工作进行强化;将造成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保障条件夯实。总之,只有将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污染问题给城乡居民带来的干扰,并且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廉婕,马民涛,刘洁.区域声环境质量污染水平预测方法评价与对比研究[J].四川环境.2013(06)

[2]廉婕,马民涛,刘洁.北京典型区域声环境特征聚类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04)

[3]廉婕,马民涛,刘洁.灰色理论及其模型在北京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03)

[4]何丹,周璟,高伟,郭怀成,于书霞,刘永.基于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

[5]曲富国孙宇飞.基于政府间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1)

[6]何隆德.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7]郑昕,JohnRomankiewicz,周南,冯威,叶青.从白金预认证到三星级:中美绿色建筑分等评级程序的比较分析[J].科学与管理.2014(06)

[8]张峻华,王书敏,李兴扬,于慧,郝有志.城市区域绿色屋顶普及对水量水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07)

[9]张爱华.黑龙江省2006-2009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9)

[10]何静,陈焱,张朋.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中有关问题浅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04)

[11]由鹏举,徐盛荣.“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状况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