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公路沿线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山区公路沿线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马炜东

磐安县公路管理局浙江磐安322300

摘要:山区公路建设、提升或拓宽改造,如何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把公路融入自然,以提高公路抗灾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以建设生态公路为基础,美丽公路为目标,既建设设施完善、安全通畅、崇尚自然、美观环保、规范惠民且兼具经济性、生态性、和谐性、服务性特征的公路为目标。

关键词:山区公路;生态平衡;美丽公路

引言

公路的新建、提升和拓宽改造工程,对原有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原有的水路阻断,绿化植被破坏、公路边坡不稳定等等,公路沿线如何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系统,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是一个重要课题。公路新建、提升和拓宽改造必须维护沿线生态平衡,如沟壑水流的对接,排水的通畅;植被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公路边坡治理,以维护公路边坡稳定。总体要求是公路融入自然,即路基边坡稳定、路面平整整洁、路肩全部硬化、沿线排水设置齐全、标线标牌鲜明整齐,实现“畅、洁、绿、美、安、优”的公路环境。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1新建公路

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养护统计年报,历年公路水毁修复费用,农村公路(县乡村道)远远超过高速公路、国省道总和。分析其原因有:一是农村公路里程(103937公里)占全省(120101公里)的86.54%;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总和(16164公里)占全省13.46%。里程数多,水毁修复费用大。二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全省准四级公路还有28272公里,许多公路技术等级不达标,排水设施不完善,边坡不稳定;而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技术等级高,排水设施完善,公路边坡治理稳定,抗灾能力强。三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对沿线生态破坏少,尤其是高速公路,向空中(高架桥),向山里(隧道)发展,沿线基本保持生态平衡。为此,新建公路工程不仅仅要求有内在质量保证,还应有外在的质量体现。即注重工程的功能性、人性化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新建公路要求公路技术等级达到四级(含)以上技术标准,并做到四线分明(即路基路面轮廓线、安全设施防护线、车辆行驶线和绿化美化线),体现公路特有的流线美和线型美。如原有路段没有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或交通构造物(如路面路肩宽度、边沟、截水沟、涵洞、桥梁、边坡、绿化带等)没有设计到位,将产生排水不畅通,边坡不稳定,沿线公路生态不平衡。

2公路边沟

公路边沟是保持山区公路生态平衡的重要排水设施,公路边沟在保证横截面积达到的标准前提下,可以适合山区公路的圆曲线型或浅牒形边沟,一改过去常用的矩形和梯形排水沟,随着极端天气、持续降雨或暴雨增多,边沟和涵管截面积要增大。边沟上边植草,和旁边的草地树林连为一体,边沟内侧或底层如果是岩层,可以“单面光”或“二面光”,一改过去的“三面光”,既避免开山炸石,影响公路边坡和路基稳定,又费工费料,投资大。边沟外侧逐渐过渡形成抛物线形,与周围景色自然地衔接为一体,使车辆不慎偏离路线后可以返回路面,充分体现“允许驾驶员犯错,但不应以生命为代价”的安全理念。对穿城镇公路排水系统,要认真调查,如要新开边沟应与原排水系统平顺衔接。

3公路边坡

公路边坡稳定是山区公路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公路边坡要求消除安全隐患,全线边坡稳定。公路边坡防护包括植物防护、工程防护,以植物防护为先;山区公路高边坡以主动式柔性防护为先。如高边坡悬石、浮石和塌方较多,一方面要清除到位;另一方面如进行护面墙、喷浆、锚喷处理时,建议色调与自然环境相适宜。总之,公路防护既能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恢复植被,使公路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亮丽的风景线。在边坡治理中,采用“露、透、封、清、避、绣”相结合的措施,即对近景好的“露”,远景好的“透”,景观不好的通过绿化来“封”,对碍观建筑物、“三杆”和沿线危石进行“清”,对险要路段和水源、珍稀植物保护区域进行“避”,并通过生态绿化和设施美化进行“绣”,采用自然散植灌木、草坪中灌种野花等方法来美化。

4美丽公路

美丽公路是山区公路实行生态平衡的目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中,以建好、养好、管好、运营好为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因地制宜、崇尚自然、安全可靠、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生态环保、服务提质且兼具经济性、生态性、和谐性、服务性特征的公路。美丽公路组成部分:一是公路等级在四级以上,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顺、路肩整洁,构造物、沿线设施完好,公路绿化符合要求。二是保持公路沿线生态平衡,边坡稳定、排水畅通。三是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完善,包括路线、行车道、边坡、中央分隔带、桥梁、隧道、沿线建造物、沿线附属设施等人工构造物;也包括田野、山水等自然景观。为此,美丽公路要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可以先确定整体风格,如一路一景,或根据地域特征把整条道路分为若干段,每段可以称为一个景观小区,每一景观小区都自已的样式,尤其是注意相邻段的明显差别,即注意“张弛”的变化,以调节驾驶员的视觉环境,给驾驶员以足够刺激,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从而对其起到提神作用,甚至在可能的地段给予驾驶员以视觉上的享受。

公路景观,由公路路域范围内的人工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景观与沿线山、水、林、田、湖、村等景物构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路域景观。公路的景观应富有时空艺术的韵律美,公路周边的景观才易于为人们接受。可以利用垂直空间、水平空间、生态空间、境界与意境层次的有序变化来实现。将各种类型的景物,如山峰、峭壁、峡谷、溪流、瀑布、植物、动物、天象、建筑、民俗风情等进行有机的组合,对公路沿途杂乱无章的景物和原有道路进行剪裁修补或避让,将表现风景特色,衬托主题的景观加以串联、导引和强化。

绿化因路制宜,采用乔、灌、花、草结合,体现人本和融入自然的意识。强调公路绿化与公路线形及周围环境景观的和谐统一。把美丽公路建成“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通道。

5结束语

公路工程建设要与生态恢复同步,与排水设施建设同步,与维护边坡稳定同步,尤其是山区城镇、公路建设,公路提升和拓宽改造,与城镇周围,公路沿线边坡治理同步,与绿化同步,因地制宜美化环境和洁化空气。

参考文献:

[1]ICS93.080.01P65/69DB3305湖州市地方标准规范DB3305/T46-2017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美丽公路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