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4

“老十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陈英华1,李俊峰2,高兆虹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老十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老十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SQI总分、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效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失眠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83.33%)。结论:“老十针”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关键词]失眠;“老十针”;心脾两虚

ClinicalObservationonInsomnia(TypeofHeart-SpleenDeficiency)TreatmentwithOldTenNeedles

CHENYinghua1,LIJunfeng2,GAOZhaohong2

(1.FirstAffiliatedHospital,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2.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oldtenneedlesinthetreatmentofinsomnia(typeofheart-spleendeficiency).Methods:60casesofpatientswithinsomnia(typeofheart-spleendeficienc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30case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conventionalacupunctureand30inthetreatmentgroupusedoldtenneedles.Bothgroupswereacupunctured3timesaweekfor4weeks.Andthetwogroupswerescoredaccordingto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andTCMsyndromescalescore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andwecomparedthetwogroups'effect.Results:Aftertreatment,PSQIscore,sleeplatencyandsleepefficiencyofthetwogroupswerelowerthanbefore,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ndintermsoftotalPSQIscore,sleeplatencyandsleepefficiency,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CMsyndromescalescoreofthetwogroupswerelowerthanbefore,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treatmen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but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ismoreeffectivethantherateofcontrolgroups(90.00%>83.33%).Conclusion:Theoldtenneedlestreatmentofinsomnia(typeofheart-spleendeficiency)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clinicalsymptomsofpatients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betterthanconventionalacupuncture.

Keywords:insomnia;oldtenneedles;heart-spleendeficiency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亦称“不寐”或“不得卧”。患者或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或睡眠时间不足,严重者甚至出现彻夜不眠等症状。有相关学者在一个随机进行的调查中得出,有45.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过去的1个月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眠[1]。而在另一项国外学者关于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则提示:平均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出现睡眠问题[2]。短期轻度失眠对人体危害较小,而持续且严重的慢性失眠则会显著增加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和诱发躯体性疾病以及药物依赖或滥用等风险[3]。在临床中,失眠患者大多病程较长,难以完全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与十分巨大的心理压力。国内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仍以y-氨基丁酸药物为主[4],其疗效机制为GABA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虽然该类口服药物拥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优点,但由于其局限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及成瘾性,迫使当代医者不断探寻更加优化且合理的失眠治疗方法。随着中医药在失眠治疗领域中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中医针灸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5]。

“老十针”组穴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王乐亭教授根据《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的方义所创立的针刺组穴,意在调理中焦、培土生源[6]。因“老十针”意在补中益气健脾,且心脾两虚型失眠其主要病机为脾虚血亏,心神失养,故而笔者选用“老十针”组穴,用以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并与常规针刺比较,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受试者来源

2018年06月至2019年04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五科门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7]拟定以下标准:

(1)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早醒,醒后感觉疲乏或白天困倦;

(2)上述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由此导致的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妨碍社会功能;

(4)除外其他身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

1.2.2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第十版)“不寐”的辨证分型心脾两虚型:

主症:不寐,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

兼次证: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舌象:舌淡,苔薄。

脉象:脉细无力。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辩证及西医诊断标准;

(2)年龄18~60岁;

(3)依从性好,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中医辨证及西医诊断标准;

(2)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3)可用原发病解释的继发性失眠,以及外界因素干扰或自身生活规律改变等原因引起的失眠患者;

(4)既往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史者,或有自残、自杀等危险倾向的患者;

(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分的患者;

(6)合并感染及出血者;

(7)合并听力障碍等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者;

(8)正在参加其他治疗性临床试验者。

1.5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6月至2019年04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五科门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9.0±11.8)岁;病程(10.2±7.1)年;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0.0±11.7)岁;病程(11.5±8.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针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针灸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十版):百会、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照海(双侧)、申脉(双侧)、安眠(双侧)。针具:选取40mm×0.3mm毫针(批号190191),均为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品。针刺方法:毫针平刺百会,直刺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施以平补平泻法,使患者局部有酸胀感,视为得气。留针30min,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4周。

治疗组:给予王乐亭教授经验方“老十针”组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双侧足三里、双侧天枢、双侧内关。针具:选用40mm×0.3mm毫针。针刺方法:毫针直刺中脘、上脘、下脘、气海、足三里、内关、天枢,施以平补平泻法,使患者局部有酸胀感,视为得气。留针30min,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4周。

嘱患者研究期间禁止使用任何有镇静安眠作用的中药、中成药和西药(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抗抑郁焦虑药物等),同时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及生活习惯。

2.2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睡眠质量评价:主要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8]进行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

2.2.2中医证候量表:通过心脾两虚型失眠中医证候量表来检测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

2.3失眠临床疗效评定:

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并遵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编写的4等级(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采取疗效评定。疗效评价标准: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1)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PSQI减分率>75%

(2)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75%≥PSQI减分率>50%

(3)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好转,50%≥PSQI减分率>25%

(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基本没有改善,PSQI减分率≤25%

122.12.22.32.3.1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致病例退出、脱落。

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比较(表1)

表1示,经治疗后,“老十针”组和常规针刺组的PSQI总分、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具有治疗效果。同时,经检验在降低PSQI总分、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这三个方面,“老十针”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老十针”组在降低PSQI评分总分以及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这两个方面上,优于常规针刺组。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比较(表2)

表2示,经治疗后,“老十针”组和常规针刺组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整体失眠症状均得到缓解。

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3)

两组患者失眠临床疗效经卡方检验,P=0.577>0.05,说明“老十针”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失眠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老十针”组痊愈6例,有效率90.00%;常规针刺组痊愈4例,有效率83.33%,前者有效率高于后者。

综上所述,“老十针”组穴及常规针刺组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均有显著疗效。同时,“老十针”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在提高失眠治疗疗效和改善失眠症状上也优于常规针刺。

4讨论

失眠症属于中医学“不寐”或“不得卧”范畴。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关于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这一理论的记载。而随着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从脾胃论治失眠逐渐成为了医家诊治失眠的理论基础之一[9]。

心脾两虚型失眠,其病位在脑、心、脾,其病机总体可概括为心脾气血不足,神之失养,阴阳失交[10]。其病因多为情志失常,或劳逸失调,或久病、年老体虚,进而伤及心脾,导致失眠的产生。情志失常者,因心主神,为君主之官,统领五脏之神,故忧思过度、情志所伤,必导致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主思,思虑过度,则伤及本脏,脾伤则食少纳呆,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不安。劳逸太过者,则伤脾,如《难经·四十九难》中就提出“饮食劳倦则伤脾”这一观点,而过逸少动则会导致脾气虚弱,二者均使脾脏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则失眠。久病或年老者,多素体虚弱、心脾气虚,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安而失眠。

“老十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王乐亭教授根据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经验总结出的针灸处方。“老十穴”由双侧足三里,双侧天枢,双侧内关及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共十穴组成。其中以足三里、中脘为主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补之可益气升清,泻之可降逆化浊;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功擅补益脾胃、益气养血、升清降浊;配合调理脾胃要穴之上脘、下脘,可以理气和中;配合天枢可益气健脾,通达气机;结合内关能够开胸顺气、宁心安神。诸穴配伍,可起到镇静安神、健脾理气、疏调三焦之功效。在临床使用中发现,“老十针”组穴不但可用于消化系统疾患,对各种类型的失眠均有较好的效果[11-12]。

综上所述,“老十针”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本研究所用到的治疗方法操作简便,相较于常规针刺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且疗效确切,故而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但本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只进行了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未进行随访。在本研究的后续研究工作中,可增加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量,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病例进行长期随访,以观察此种方法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韦艳丽,陆富泉,黄霞.中西医诊治失眠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4):523-528.

[2]OhayonMauriceM.Epidemiologyofinsomnia:whatweknowandwhatwestillneedtolearn[J].SleepMedicineReviews,2003,6(2).

[3]BastienCH.Insomnia:Neurophysiologicalandneuropsychologicalapproaches[J].NEUROPSYCHOLRev,2011,21(1):22-40.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和治疗指南[S].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5]邢佳.慢性失眠症针刺治疗的系统评价及临床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6]张帆,唐启盛,郭静,等.“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过度觉醒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60(08):671-674.

[7]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8]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03):260-263.

[9]张鹤飞,赵敏.从论“脾胃”辨析失眠[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6):74-75.

[10]周清辰.不同刺激量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11]李庆云.金针王乐亭老十针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04):472-473.

[12]张帆,唐启盛,郭静,等.“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过度觉醒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60(08):67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