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浅谈

保壮志

保壮志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顺化学区新天乐小学734500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进行语文教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作文成了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一大难题。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如何教他们写的基本功,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立足农村特点,指导学生观察、写作

好多人总认为农村视野狭窄、信息闭塞、生活单调,没有什么可写,其实,我们只要真正融入到农村生活中,留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农村广阔的天地,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鲜活的人和事,独特的民俗风情,有很多素材可供我们的学生观察、思考、写作。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要让孩子们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发现和选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物、人、事,结合课内所学知识和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眼中的生活,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思想感情。农村小学教师可以结合写景文章的学习,指导学生观察农村田园风物,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美丽,进而状物写景,直抒胸臆;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回忆农村的风俗人情、传统节日、劳动场景等,指导学生写农村生活的变化、进步,反映农民朴实的思想品质等;可以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农村的植物、动物,写出优美的写景文章。通过长期的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了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习作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让学生乐于作文

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原动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积累、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直接造成他们在作文学习上的障碍,产生了自卑、畏惧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写不好作文。所以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就得首先掌握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消除各种障碍,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收获写作的进步、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激发写作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写作,扩大表扬面,使鼓励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同时小学生的兴趣难以持久,特别是作文能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和指导。因此,必须将暂时兴趣转化为长久动力,学生作文水平才有提高,促使学生从局部成功到整体成功。

三、积累语言,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语言基础、文字积累基础出发,采取灵活方式,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基础,让学生在习作时有好词好句随时使用。老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通过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还可以利用班队课、晨会、夕会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话,抒发思想感情

农村小学语文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写身边事、写心中事,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让学生切实感受写作的成功,进而激发写作自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地表达。”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在尝试着。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放开手脚,抛弃束缚,让学生平常怎么想、怎么说,写作时就怎么写。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一定要求写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能把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和父母、老师、同学、亲友之间发生的小事、交往写清楚、写具体,通过手中的笔把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所感所想、理想志向等顺畅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轻松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写出来的作品也就会有丰富的内容、真挚的感情了。同时,老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开放、轻松的写作氛围,尽量使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自由的思维,一定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拘束学生的思想,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情感所至,悲喜怒骂,尽情地描述与抒发出来,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应从立足农村环境、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教给学生观察、习作方法,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结合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新课改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要求,需要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思考、实践、改革、创新,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文、在写快乐作文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