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3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理研究

刁军成王玲罗娟珍戴云翔

刁军成王玲罗娟珍戴云翔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摘要】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简称LUFS)为排卵障碍性疾病,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不孕患者9%-55%,近年来,许多中西医学者对LUFS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其发病机理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发病机理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84-03

LUFS是指卵泡发育未成熟或成熟后,卵泡未破裂而颗粒细胞即发生黄素化,并分泌孕激素,致使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LUFS为一临床征象不明显的病症,以类似排卵表现但持续不孕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确切发病机理正在探讨中,兹综述如下:

1LUFS发病机理

1.1中医学认识LUFS属于中医学“无子”、“断绪”范畴。本病古代中医学文献记载中无专门论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参考不孕症、月经失调等章节。中医理论认为,本综合征的发生以肾、肝、脾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气滞血瘀、痰湿蕴阻为标。肾藏精,主生殖发育;肝藏血,主疏泄,为“女子先天”;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若肾气(精)亏虚,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则冲任虚衰,男女两“精”不能适时相搏,或血瘀气滞,或痰湿蕴阻,精卵消长出纳受阻。程泾等[1]认为本征的发生与肾、血气及冲任失调密切相关,肾气盛,天癸至,气血调和,任通冲盛,男女两“精”适时相博,则胎孕乃成。若肾气亏损,血瘀气滞,冲任胞脉失和,既使经水按期而至,亦不能摄“精”成孕。李祥云[2]、庞保珍[3]认为肾虚、肝郁、血瘀是其主要病机。夏桂成[4]认为本病多与先天肾虚及经间排卵期的气血活动有关,排卵是经间姻媪状气血活动的特征性表现,若肾气亏损血瘀气滞,冲任胞脉失和,即使经水按期而至,亦不能“摄精”成孕。曹旭升[5]等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肾虚为本,与肝郁、冲任气血失调密切相关,其核心为肾虚肝郁。宗岩[6]认为排卵期是肾中阴阳转化时期,也就是阴精进步充实,在肾气肾阳的作用下进行转化。不能排卵,乃重阴不能转阳,是因肾阳不足,血气不能畅达之故。李豪英[7]认为LUFS的病变部位在子宫、胞络,病理基础是肾、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气血失调,病机的关键是胞络瘀闭,精卵消长出纳受阻,致胞宫不能泻卵而藏孕胚,只能藏精血而泻月经。董兆笋[8]等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血瘀,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元气之根,肾中精气充足,卵泡始发育成熟,至排卵期为肾中阴阳转化期,若肾阳不足,则无力鼓动卵子逸出,加之瘀血阻滞胞脉胞络,更增加卵子排出困难。

1.2西医学认识西医学认为LUFS发生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协同或单独作用,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及卵巢功能和内环境改变,使类固醇和非类固醇调控因子之间不能协调作用而影响排卵,其确切发病机制尚在探讨中。

1.2.1卵巢周期调控异常正常的排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排卵前需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参与,并与多种蛋白酶以及细胞因子作用有关,如:LH刺激前列腺素(PG)生成,增加了液体渗出,提高溶酶体酶活性表达,增加纤维蛋白溶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胶原溶解和细胞凋亡从而使卵巢局部卵泡壁组织降解,形成排卵[9]。LUFS患者的卵泡可能在排卵调控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卵泡不破发生黄素化现象。卵巢周期调控异常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2.1.1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PRL)是调节人类生殖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种激素。已知PRL有促进黄体功能、维持LH受体数量的作用并可以直接作用于黄体。LH和FSH刺激黄体颗粒细胞对孕酮的分泌急剧增加,但过高的PRL可引起孕酮水平分泌异常,最终发生LUFS。

1.2.1.2LH分泌异常及孕酮水平降低颗粒细胞及LH峰的出现对于正常排卵至关重要。Check[10]通过对排卵缺陷的研究,发现LUFS与围排卵期血清中雌二醇(E),孕酮及LH水平不足相关。研究表明,与正常排卵相比,LUFS患者黄体中期孕酮水平明显降低,可能有半数以上患者提示黄体功能不足。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发现:LUFS患者多存在LH峰提前出现或不出现,黄体中期孕酮水平较低,这可能是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异常所致。

1.2.1.3卵巢血流动力改变Tamura等[11]发现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前卵泡的RI水平高,排卵后明显降低,但在LUFS患者中则一直维持高水平。故认为LUFS导致的不孕可能存在卵巢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1.2.1.4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和突变德国的一项试验表明,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nri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ripl40是决定女性生育能力至关重要的因子,最新研究发现,ripl40蛋白是雌激素受体和许多其他核受体重要的辅助因子。观察nripl基因敲除的小鼠,可出现与人类女性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特发性不育症中LUFS相似的表现[12]。速激肽受体系统中的物质P(SP)可能参与女性生殖。对SP的高亲和力受体即神经激肽-1基因突变小鼠的研究提示卵泡排卵时的肌收缩特征在排卵中起重要作用[13]。神经激肽-1受体基因突变造成卵母细胞排出受阻和收缩的卵泡壁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无法排卵,这可能是人类LUFS的病因之一。

1.2.2卵巢因子局部调控正常排卵过程除了受促性腺激素调控外,还与卵巢内多种因子的局部作用和影响有关。

1.2.2.1前列腺素PG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报道PG系统与排卵的关系后日益引起重视。Diane等[14]研究发现,PG合成酶2抑制剂可延迟正常月经妇女卵泡破裂时间,降低孕激素浓度,但对血中雌激素水平及黄体期长短无影响。可能通过影响月经中期Gn的释放引起排卵障碍,导致LUFS发生。

1.2.2.2卵巢局部活性因子改变Monger[15]研究发现,IGF-I可以引起卵巢颗粒细胞过早黄素化,卵泡膜增厚,卵子排出障碍,导致LUFS。在其他多种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表皮生长因子、抑制素A、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转化因子等作用下,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FSH和LH分泌不足,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间的正常联系发生变化,颗粒细胞过早黄素化,导致排卵障碍;或使LH受体表达异常,卵泡对LH的刺激不敏感;也可能存在颗粒细胞减少或凋亡或二者同时存在,致使卵泡生长缓慢且对LH反应能力下降,导致LUFS。

1.2.2.3其他多种因子卵巢局部调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抑制素、激活素、甾体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IL)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未能排卵的卵泡液中,IGF-I,抑制素-A和VEGF水平均低于正常排卵的卵泡液[16]。多种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上皮生长因子都是促使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持续分裂的强刺激物。一旦这些生长因子异常减少,就可能导致颗粒细胞,膜细胞分裂能力下降,发生LUFS[17]。据研究报道认为发生LUFS的不孕症女性的相关组织的生理活动与抗凝血剂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aHSPG)参与炎症发生,组织重塑的过程相关。但aHSPG是否LUFS病因之一,还需作进一步研究[18]。

1.2.3药物诱发目前对LUFS患者多以氯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尿促性腺激素(HMG)等进行促排卵治疗,而这些药物本身尚可导致LUFS的发生,其促排率高而妊娠率低[19]。CC能促进下丘脑分泌GnRH,诱发排卵,同时由于其抗雌激素作用,用药后出现黄体期缩短,卵泡黄素化不排卵。在注射HCG前,卵泡期内卵泡生长速度、FSH、LH和雌激素的浓度及黄体期长短与正常排卵者无差别,而黄体中期孕激素浓度较低。

1.2.4局部障碍机械性因素的影响机械性因素包括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梗阻等造成盆腔组织形态变化,这些变化如发生在卵巢,可使卵巢局部组织发生形态学变化,卵泡表面增厚,就会阻碍卵泡破裂与卵子排出[20],大量研究证实,有慢性盆腔炎、盆腔手术史、人工流产史及引产史的患者LUFS持续时间长,复发率高。

1.2.5精神心理因素不孕妇女常表现为焦虑不安、紧张、敏感等,而这些心理的伤害可造成血中泌乳素水平反复出现小峰值而使排卵障碍,导致LUFS。

2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LUFS是导致不孕的常见疾病。其相关的致病原因较复杂,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网络,中西医对其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能有效预防LUFS发生,并为LUFS治疗提供依据,这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程泾,等.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程泾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358-363

[2]李祥云工作室.李祥云治疗不孕不育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0-86

[3]庞保珍编著.不孕不育中医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95

[5]曹旭升,邓琳雯,曾庆秋,等.由肝肾论治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J].中医研究,2008.21(1):13-15

[6]宗岩.中医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30例I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78

[7]李豪英.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临证通络八法[J].光明中医.2006,21(1O):60-61

[8]董兆笋,谭华.石英四川汤加减治疗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征[J].山东中医杂志,2002,12(2):719-720

[9]LetouzeyV,ReyftmannL,HamamahS,eta1.Pregnancyresultsininvitrofertilizationinonecaseofluteinized-unruptured-folliclesyndrome[J].GynecolObstetFertil,2008,36(1):60-62

[10]CheckJH,Ovulationdefectsdespiteregularmenses:PartIII[J].ClinExpObstetGynecol,2007,34(3):133-136

[11]TamuraH,TakasakiA,TanignchiK,eta1.Changesinblood-flowimpedanceofthehumancorpusluteumthroughoutthelutealphaseandduringearlypregnancy[J].FertilSteril.2008,90(6):2334-2339

[12]CaballeroV,RuizR,SainzJA,eta1.Preliminarymoleculargeneticanalysisofthercceplorinteractingprotein140(RIP140)inwomenafectedbyendometriosis[J].ExpClinAssistReprod,2005,30(1):211

[13]LufflerS,SchulzA,HuntSP,eta1.Increasedformationofcorporaluteainneurokinin1-receptordeficientmice[J].MolReprodDev,2004,68(4):408-414

[14]DianeM,CarrieL,BrandyL.MicmsomalprostaglandinEsynthas-1(mPGES-1)istheprimaryformofPGESexpresedbytheprimateperiovulatoryfollicle[J].Endocrinology,2005,20(6):1485-1492

[15]MongerP,BondyC.ImportanceoftheIGF-lsysteminearlyfollieulo-genesis[J].Cell,2004,163(1):82-89

[16]AcostaTJ,BegMA,GintherOJ.Aberrantbloodflowareaandplasmagonadotropinconcentrationsduringthedevelopmentofdominant.sizedtransitionalanovulatoryfolliclesinmares[J].BiolReprod,2004,71(2):637-642

[17]GintherOJ,GastalEL,GastalMO,eta1.Criticalroleofinsulin-likegrowthfactorsysteminfollicleselectionanddominanceinmares[J].BiolReprod,2004,70(5):1374-1377

[18]DeAgostiniA.Anunexpectedroleforanticoagulantheparansulfateproteoglycansinreproduction[J].SwissMedWkly,2006,136(37-38):583-590

[19]蔺会兰,郝桂敏,徐素欣.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O07,26(3):134-136

[20]任建枝,沙爱国,李萍.促排卵治疗与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的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