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管理的实施及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压疮预防管理的实施及作用探讨

朱莉辉

江苏常州武进中医医院213161

【摘要】目的分析脑病科患者压疮预防管理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压疮预防管理工作,脑病科共收治中风偏瘫患者220例,运用预防管理对患者进行预警管理,包括成立压疮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压疮的专业化知识,对护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等,并与2014年(210例)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与2014年的压疮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与6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45%与2.86%,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病科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对压疮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有利于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关键词】压疮;预防;管理;作用;实施

压疮属于临床上病情危急的患者容易并发的一类临床症状[1-2],本次研究对脑病科中风偏瘫患者实施持续改进的压疮预防管理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择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220例,其中男性患者120例,所占百分比为54.5%,女性患者100例,所占百分比为45.5%;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4岁,中位数年龄为(43.5±5.2)岁;另择取2014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210例,其中男性患者110例,所占百分比为52.4%,女性患者100例,所占百分比为47.6%;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41岁,中位数年龄为(43.0±4.6)岁。对2014年与2015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干预方法

2014年采取一般的压疮护理措施,2015年采持续改进的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压疮管理小组的建立,便于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持续性的质量控制;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依据《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3]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压疮管理制度的建立,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病情筛查,并完成所有患者的风险管理工作,可选用Braden评估表进行风险管理,可用于判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对Braden评分小于12分的向皮肤伤口组进行压疮预报,患者入院后发生压疮的24h内病情上报护理部,必要时请伤口组会诊;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依据Braden评估表的内容及时筛查压疮高危人群;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护理人员进行交接班时需对患者受压皮肤状态与预防压疮措施的处理情况及时进行严密的检查,对评估量表的评分与患者病情进行核实,同时将评价结果进行实时记录,记录于质量评价表内,每年对压疮防治知识与压疮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考核,对压疮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分析谈论,并对管理流程进行更改等,不断改进压疮预防管理工作。

1.3评价指标

比较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前后的中风偏瘫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两组数据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预防管理前后的压疮发生率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015年与2014年的压疮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与6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45%与2.86%,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1。

3讨论

国外研究认为部分压疮患者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但是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入院治疗时已经出现不可逆的局部组织损伤情况,可能在24-48小时[4]之间即可能发生压疮情况,若不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使得部分患者引发压疮,包括白炽灯烘烤、按摩、气圈减压[5]等方式,可采取Braden量表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判定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持续性的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压疮管理小组的建立:管理小组组成人员包括伤口专科护士、护士长、护理组长等,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持续性的质量控制,并将患者发生压疮的具体信息进行管理,便于及时制定出管理计划、改进措施等。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依据《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并依次设定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组长、专科护士等,并依照排班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3名或者3名以上的组长管理1个班次,并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管理,责任护士对患者日常护理质量进行管理,若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上报组长进行对症处理;而组长负责患者的压疮风险管理等。

(3)压疮管理制度的建立: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病情筛查,并完成所有患者的风险管理工作,可选用Braden评估表进行风险管理,可用于判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其中评分范围为6-23分之间,当分数越高时表示发生压疮的风险性就越低;轻度风险表示分值为15-18分,首次使用时可每隔2天评估1次,之后可适当减少评估频率,改为每周评估1次;中度风险表示分值为13-14分,可每隔1天评估1次.

(4)压疮报告表格的填写:若患者Braden评分在9分以下则需由护士长向皮肤伤口管理小组报告,床边建立压疮评估表,班班交接,并对压疮预防措施进行制定,每周对预防效果进行严格评估,并依据患者病情及时对预防措施进行调整,直到患者的压疮风险得到解除,对患者入院后发生压疮的24小时内病情上报护理部,请伤口管理小组会诊,积极治疗,促进愈合,并在压疮愈合或病人出院时填写压疮转归和跟踪表。

(5)定期进行培训: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压疮管理制度,依据Braden评估表的内容及时筛查压疮高危人群,对压疮高危部位进行识别,压疮预防时选用新型敷料如泡沫敷料,防压疮气垫床等;可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

(6)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护理人员进行交接班时需对患者受压皮肤状态与预防压疮措施的处理情况及时进行严密的检查,对评估量表的评分与患者病情进行核实,同时将评价结果进行实时记录,记录于质量评价表内,每年对压疮防治知识与压疮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考核,对压疮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分析谈论,并对管理流程进行更改等,不断改进压疮预防管理工作。

经过持续性的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干预后,显示2015年脑病科患者的压疮发生人数仅为1例,压疮发生率为0.45%,而2014年未采取持续性的压疮预防管理措施,显示压疮发生人数有6例,发生率达到2.86%,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进一步得知,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对压疮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有利于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参考文献:

[1]张建勋.科护士长在压疮预防管理流程改进实施中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7-98.

[2]赵瑾,郭彤.PDCA循环在鼻部压疮预防管理中的应用[C].//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98-199.

[3]黄洁,姜谧,金丽英等.ICU高危压疮患者预防管理及护理干预[C].//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608-609.

[4]贾静,仇晓溪,蒋琪霞等.住院患者压疮发生调研结果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1):1257-1259.

[5]邓霞,曾颖,汪敏等.压疮安全管理在101例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1):109-110.

作者简介:

朱莉辉,江苏常州武进中医医院脑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邮编:2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