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振法为主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5
/ 2

掌振法为主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效果观察

牛红勋

(洛阳市按摩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期间使用掌振法为主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则为掌振法为主的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期间使用掌振法为主推拿治疗后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掌振法;推拿治疗;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208-01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为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也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好发部位集中于胃粘膜表层(<1/3),其炎症病变部位较表浅[1]。该疾病诱发因素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或胆汁反流、喝浓咖啡、嗜酒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同时会伴随着不同程度上的消化不良情况,譬如出现用食后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反酸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重,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基于此,我院于2016年1月将掌振法为主的推拿治疗应用在治疗期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其中女性和男性的例数分别是50例、50例;年龄平均为(52.41±10.41)岁,最高的年龄数值和最低的年龄数值分别是65岁、41岁。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其黄芪建中汤药材包括5g黄芪、30g胶饴、生姜、去皮桂枝各9g、18g芍药、6颗大枣、6g灸甘草。黄芪建中汤以水煎服,取汁,200ml/付,100ml/次,早晚饭30min后各1次,温服,共三疗程,一疗程10天。根据各患者实际情况可将剂量进行酌情调整,同时给予辨证加减,针对泛酸者,可添加煅瓦楞子、乌贼骨、炒吴茱萸等且去饴糖以达到抑酸和胃的功效;针对泛吐清水过多者,加茯苓、陈皮、制半夏和干姜以起到温胃化饮的效果;针对胃脘冷痛、里寒较重且肢冷、呕吐者,加理中丸使缓解其症状,温中散寒;针对伴有腰、膝部酸软加形寒肢冷情况者,可适当添加附子理中汤缓解胃部疼痛,温肾暖脾;针对虽手足凉但并未泛吐清水者,则可改为服用香砂六君子汤缓解胃部疼痛,健脾益气。

观察组则为掌振法为主的推拿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遵循“和胃止痛、温中健脾”的治疗原则。

1.2.2其部位为胁部与肩臂部联合背部膀胱经、胃脘部治疗,选择穴位主要包含三焦俞、胃俞、脾俞、肝俞、脊柱两旁膀胱经、足三里、天枢穴、气海穴、中脘穴。

1.2.3推拿手法以掌振法为主,也包含搓、按、一指禅推、揉等方法。

1.2.4其步骤分为胁部与肩臂部、背部膀胱经、胃脘部。

1.2.4.1胁部与肩臂部操作患者行坐位,在合谷、内关、手三里等穴用肩井臂肘按揉,随后搓肩臂部使其经络畅通,抹、挫胁部,从上至下反复数次。

1.2.4.2背部操作从背部脊柱两旁膀胱经的顺序向下直至三焦俞处,反复约四五次,5min/次,重点对三焦俞、胃俞、脾俞、肝俞进行揉、按。

1.2.4.3胃脘部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护人员站于患者右侧,通过使用大鱼际揉法或一指禅推法顺剑突下-中脘向左的方向且沿着肋弓处边缘呈“△”形推法,重复5~10次;使用掌振法按摩器胃脘部3~5min,使摩擦后产生的热量渗透至胃脘部,随后对气海、中脘、天枢等穴位使用揉、按法推拿,对足三里一并进行按揉,时间控制在10~15min,每个穴位约1~2min[2]。

1.2.4.5共三个疗程一疗程为10天内5次,隔日推拿1次,20~30min/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其评价标准分为痊愈(临床症状自行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改善情况>2/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改善情况在1/3以上)与无效(未达到前三者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SPSS22.0版本,其中两组患者计数资料(临床效果)以率“%”表示,同时运用χ2值检验,当结果均显示为P<0.05时,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2/50),观察组为96%(48/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目前,在西医中还尚未有特效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通常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促进胃动力或抑制胃酸分泌等方法治疗,但治标不治本,预后较差。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学中将CSG划为“痞满”、“胃脘痛”范围中,认为饮食伤胃、脾胃素虚与情志不畅有关,致使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3]。中医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具有极大优势,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治疗,综合调理脏腑气血功能,疗效确切、不易反复且费用较低的优势。推拿疗法则直接作用于部位,治疗效果显著,痛苦较少,更加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总而言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期间使用掌振法为主推拿治疗后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可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成云,丁芬.隔姜灸+推拿整脊治疗脾胃虚寒慢性浅表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7):73-75.

[2]杨国帅.掌振法为主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3]郑路照,王亚辉,李斌.内外合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N].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8):203-205.